月衔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是一座以峻峭壮观著称的山峰。历史上, 诸多文人墨客都在该山留下过不少千古名句。这些诗句,极富诗情画意、意蕴深远,被誉为是世人饮酒觥筹,耳中仙乐,领略自然神韵的良好“陪衬”。本文将对月衔山诗句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探究,在消遣娱乐之余,更具备了一定的文学欣赏价值。
此诗出自明朝文学家何景明的笔下,十分精辟地表达了月亮在天空中高悬数日后剩余一半,仍然能够照亮大地,映照在秋夜的空气里。此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景色的异常美丽,表达作者对秋天白天晚上景色的深度体验与感悟。
这是元代重臣洪迈在《姑射山记》中所言,勾勒了一个江边秋月的描绘:长江弯弯曲曲而来,带着水的荡漾声与龟的悠闲慢行,画面显得格外和谐。然而,在那么一片静谧寥寥无几的夜空下,月光更显得亮丽,像是给整个天空泼了一把清新的色彩。
这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时中在月衔山游玩时借酒高歌之时所写出的千古绝句。他把笔墨总结成对于美景的欣赏和怡然自得:夜色之下,大器作酒杯,黄金作容器。友人相聚之时,便可把酒当歌,惬意而陶醉。尤其是月色安静,像是给围观者谱写了一曲华丽动人的交响曲,配合整体旋律加强了自然之音与人文之美的融合感。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命题赋诗“月中折桂令”,其中“月半贺知章”为洛阳中秋夜观月之事,是当时的颇具盛名之景。然而,白居易对于月亮的热爱更像是因为它营造出来的动人场景:自己清醒之时,月光满足地撑满庭院中的每一片空气。在欣赏着这一切之时,就仿佛置身梦境之中,遐想流连。
明代文学家茅坤《夜泊壶寺怀古》也是非常有名的月亮题材诗歌。他借助夜色之中雾、云、山,勾勒出的月亮绚丽多姿,也有了理性上的准确述说:究竟月亮是被山峰和云雾包围,还是浮光掠影?他用钩形比喻亮度越来越强的月亮,和溪边流动的微波浪花相对呼应。在夜色深处,万象生发,自然之美令人心旷神怡。
南宋祖咏《游月山心得》中的这句诗,描绘出月亮和风景相得益彰的特点。诗人选择了目睹月亮最佳视角的月衔山做为游玩之地。月亮映照在山岳重脉,一片美不胜收的贴心画卷。”东南形胜”取代了中国古代文字里常见的文言谈谈”胜迹”,直接呈现了形态上的美丽意象。月衔山之旅,文人墨客此起彼伏,遂成了一段佳话。
总之,在月衔山的曲径中,有细嗅芳草清香的斜阳,有临水望江听涛的碧浪,还有夜漏清闲容醉的清凉,而其中与月光融为一体的美景,更是精神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表现。在这个不断变幻的世界中,月衔山的美景,总是让我们倍感清新舒心。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614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