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结尾诗句,指的是起句和终句使用同样的词语或字句的一种修辞技巧。这种技巧在传统文学中被广泛应用,如诗歌、散文等。津结尾诗句不仅能够增加文学作品的韵味、美感,更能在语言上造成回环、渐进的效果,使作品具有结构的完整性和内在的自然美。
老子的《道德经》第三十八章的最后两句就是一个典型的津结尾诗句: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这个句子的津结尾诗句是“受国”,这两个字一方面是作为首句“受国之垢”的发扬,在终句“受国不祥”的重复呼应下产生了深刻的语言印象,一方面实现了起伏,使作品具备了很好的节奏感和韵味。
陶渊明《桃花源记》最后一段也是一个很好的津结尾诗句的例子:
「自是人物寂寞,雨脚阴阳。 故无问津者,怀之惟恐深信,斯已矣。 然后乘桴浮于泛野,而莫知所之。」
这个句子的津结尾诗句是“所之”,这个词在首句“而莫知所之”中引出了这个段落的主要思想,而在终句中再度重复,使全文得到了圆满的结束。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也运用了津结尾诗句,其中“断肠人在天涯”就是津结尾诗句。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 断肠人在天涯。
这个句子的津结尾诗句是“天涯”,将全词道出,形象也得以圆满延伸。李清照通过津结尾诗句,让这首词表现出更好的意境和情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最后一句就是一个典型的津结尾诗句: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别松柏寒,今宵鱼龙舞。 此间乐天地,君看清此途。
这个句子的津结尾诗句是“此途”,这里的“途”原指“道路”,在津结尾诗句中承接了“别”意味的“人生之路”,寓意深厚,起到了深刻而回环的作用。
陆游的《钗头凤·世情薄》描写了洛阳的繁华和商人之间虚伪的关系,最后一段也是一个很好的津结尾诗句的例子:
「日暮乡关何处是? 疑君远信尚飘零。 早知如此绊人心,不如当初莫相识。
满地残红宫锦里,年年此夜此时。 遥望洛阳神女庙,飞来白茫茫雪。
这个句子的津结尾诗句是“此时”,在上下文连接中大力渲染了时间的沧桑,在语言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让人由感性地进入理性,带来强烈的共鸣。
总之,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津结尾诗句能够带给作品更高层次的美感和语言上的演示,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72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1-12im
2024-01-13im
2024-01-14im
2024-01-09im
2024-01-09im
2024-01-09im
2025-05-04im
2024-01-13im
2024-01-13im
2024-01-1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