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一句来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怀古》。 而今我们常用此句表达一个人无知无畏的心态,是一种讽刺的语气,但是这首诗却不只意味着这一层。
在汉朝末年,著名历史事件之一就是赤壁之战。当时的三国时代,异乎寻常的动荡,其中魏、蜀、吴三国三者之间充满了铁血与仇恨。而因为外援西蜀与东吴形成反魏联盟,在赤壁对魏国进行了激烈的决战。这场战争至今在中国的文化艺术界仍有广泛的影响。或许正是这种困境与痛苦,让杜牧写下了这首绝美的《赤壁怀古》。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句话,曾经作为歇后语被广泛流传。事实上,这里所指的“商女”,是一种特定的职业身份,商班选美女到宫中侍候贵族,这些女子与皇帝、官们暧昧交往,从而获取利益与特权,时常沉迷于花丛酒肆之中。而这种不闻不问的态度却形成了尤其危险的政治立场,使得国家在历史洪流和激情动荡中遭受震荡与灾难。
而对于“隔江犹唱后庭花”,则可以视为另外一个范畴的歇后语,与“商女不知亡国恨”之间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外延。唐宋诗人始终被认为是唐宋文化中积极分子,他们在继承古典诗歌传统并加以创新的同时,还回应了时代的呼声和民众的生活现实。
唐宋政治制度下的中央文学成为古今文学的重要部分,两朝文人在原有古诗文的基础上,更注重创新和形式的变化。以诗歌为切入口,他们用文字探寻深沉的人文情感,表达自己对于时局变动的思考、对于人性内外的探求。
正是在文人的鼓励下,许多治国理政思想获得发展。至此围绕“商女不知亡国恨”这句话形成了种种涵义与主题,神话中脱颖而出的人物也可以从中和商女说起。虽然官员的文艺复兴并不是历史记录上的目标和标准,但其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却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现代时代,我们应该会更容易被这个主题所吸引,因为只不过是在一场跨越自然”,隔着珠江唱“后庭花。”因此也呼吁我们要有更加完整的稳定的身份感,反思国与族群愧疚、感恩、腹诽等情感,将我们凝聚到一个强大的共同体里。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想摆脱私欲而做出的折衷,而是因为我们在国家兴盛与人类文化福祉中,真的拥有惊艳的特质和存在价值。
如同句中的“红颜”般,现代的我们依旧被各种诱惑和考验所包围,战火中的“百家争鸣”和被文化同化的身份认同,都是我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杜牧的诗歌,却为我们进入这个更具文化深度的世界提供了一个美好展望。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287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2025-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