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巷子有关的古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8日 阅读:143 评论:0

  

古诗词中的巷子

与巷子有关的古诗句

  中国古代文人诗词中,巷子是常见的素材之一。在古人眼中,巷子不仅是街道的别称,更是城市文化和人文生活的重要体现。从北方的狭窄胡同到南方的宽敞弄堂,巷子的形态各异,但它们却都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情感。

  

一、闹市中的巷子

  在古代巷子往往位于热闹的商业街区。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草凌寒碧。 折花时节又逢君,战后不知人在否。” 他所居住的地方就是长安城繁华的商贸中心,这里的巷子又宽又直,人来人往。而宋代大文学家苏轼则在《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表达了对当时经济政治繁荣的闹市巷子的美好祝愿。

  

二、小巷深处的幽情

  相对于繁华的街区,一些小巷深处则更显得宁静而幽雅。明代诗人杨慎在《临江仙·滟滟随波千万里》中写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卷笛喜悲。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杨慎所指的小巷之中,明月照耀,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感受到了人事无常,珍惜当下的人与时光的情感内核。同样的,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写到“微雨蒙蒙细无声,桃花潭水深千尺。无处更凭栏,总为良宵美景宽。 这里的小巷犹如画中的桃花源,纯净、宁静,给他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三、巷中童趣的活力

  与静谧的小巷不同,也有另一种充满活力的巷子。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中写到:“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描绘了长安城和江南的文化差异,其中也包括孩童间无忧无虑、任意嬉戏的场景,他们在巷子中追逐嬉戏,成为社会的未来与希望。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更是描绘了一幅童年时代在小巷里撒欢的生动场景:“这里的巷弄是极短窄的,只容得一辆车子,一边是护墙,一边是破院,高低参差。阳光半透进又被暗斗条遮了去,黑黢黢的不见东西。顶上是作些玩器卖的小商人,都是女孩子,有的光着脚踩着磨盘,有的脚上穿着草鞋,在那里成群的下手儿。比如作泥人的,作钻风罐的,作兔子绸缎家伙之类,一个个的在摆弄,作声吆喝。这里五颜六色,红绿黄紫,误打误撞的看出个没趣来。

  

结语

  巷子,是中国城市文化和人文生活的重要体现。在古代文人诗词中,巷子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和象征, 展现出了人们对城市环境和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从繁华的商业街区、静谧的小巷到充满童趣的巷弄,都显现出诗人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视界拓展。而在当今生活中,巷子虽已渐渐消失,但它留下的历史印记和文化价值,岁月里的沉淀,历久弥新。

标签: 巷子 小巷 诗人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29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