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场开诗,是指先写出开头两句,其余的诗句就随其发展,不预设调子、不限格律的一种诗歌形式。此种诗歌流传于唐宋以来,成为中国文学的一种独特风格。
据史料记载,早期的场开诗起源于唐代,在这个时期,晋陵派的诗风盛行,其中流传着一种半句联,后接四句的创作方式,很快地又发展成为两句联,后接“应物”、“有感”等四句作品的形式。
随着时间推移,场开诗逐步演变,成为了一种没有什么协调和规定的自由的表现方式。到了宋朝,边塞诗开始流行,成为了宋代的一个重要潮流。很多边疆将领们都喜欢运用这一诗体,进行军旅题材的创作。
场开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太多的诗学规定,灵活自由。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才华和灵感得以发挥到极致。
场开诗的自由度、即兴性和流动性非常高,格式不规范,不受束缚,也不定有哪一句才是其正式篇章——构莫相评。可以看出古代文人戏谑文字游戏的深厚烙印。
下面是两首具有代表性的场开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草阔风吹多少兴,湖平月照夜何魂。
忽闻杜鹃声地恶,天上人间会相逢。
第一首诗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其“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后两句,被人们广泛引用和采用。这两句为“场开”,下面就没有“铺句”。“铺句”必须要模仿前面的押韵、平仄、字数等规律,翻来覆去统一措辞。而场开则不受限制,只要能为下文设定自由的情境、形象、气氛,或与前两句呼应,就算是成功的场开。
第二首诗则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作《秋风引》,这首诗通过草长情况、月明情况和杜鹃的情况,表达了对逝去的人的懷念和思念。这首诗取舍自由,流畅又具有含蓄美。
在中国文学史上,场开诗无疑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其以自由、无拘无束为特点,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其存在和发展。精彩的场开诗,不需要严格的格式,只需要诗人的才华和灵感,就可以构筑出各种奇妙的意象,成为文学的瑰宝。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57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2025-10-26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