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山日月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6月19日 阅读:72 评论:0

  

人山日月的诗句

人山日月的诗句

  人山日月,是一个广义美学概念。广义地理解,它不仅仅是人文景观的描述,更是关于生命、死亡、时间和历史等伟大话题的探讨。诗歌作为表现人类情感和思维的艺术形式,自然也是表现人山日月最为典型的媒介之一。而本文将从人山日月的定义和由来入手,通过诗歌范例加以诠释。

  

一、人山日月的定义和由来

  人山日月最早是出现在汉代《楚辞》中的“山人有言,物之状山也;水人有言,物之状水也;人山日月,物之状人也。”大约意味着人体在自然世界中产生的较为复杂的美学联想。而后,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其《登鹳雀楼》中也写到:“百川日下,何恨无穷,江山行乐,亦在其中。”这个词句的内容又进一步强化了人山日月这一概念在诗歌中的宏大意义。

  

二、诗歌中的人山日月

  1、杜甫《登高》:“超然台上路,云水共悠悠。人峰去可攀,人海复堆沤。”这首诗描述到了观自然景观所产生的美学效果,充分表现了人与大自然间的奇妙联想。

  2、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一》:“世人皆智慧,不肯谩崎岖,功名及身后,岂在长生乎?山木有本心,春风悟桃李,人情不用己,海水插肩行。”此诗以动物和植物之性自比人类之“缺心少意”,并以适应社会习俗(之所以视为愚昧)之“掩盖性(情不用己)”形容世俗偏见以及对于禅理的感悟,是诗人对人类命运的追问。

  3、白居易《琵琶行》:“宫商之声,动听而清幽;水陆之别,形与神俱离;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摇摇。”这首诗元明清时多被选中为具有代表性的文艺作品,除了写人与物境的一个对比,还有人与梦境的一种对照,反映了文化的混沌不清,形容了当时的大运动。

  

三、人山日月的个人演绎

  这个时代经历着一场文化巨变,以及全球化的兴起。我不自觉地在怀念和探究旧日的文化,又希望在探索、创造新文化的过程中找到一种启示。当我面临一些自然景观时,无论是高山峻岭还是林海幽幽,总能联想到那些曾经涌动的声音和逝去的时代。草木在秋风中摇曳,我的内心却是平静的,沉淀着一份恍若隔世的情感。这就是人山日月带给我们的奇特体验——时间的达成。“忙忙碌碌,日子就这样过去了。”但是,我们有很多机会,可以停下来,让自己沉淀,去感受那些在奔波中忽略的美好,而人山日月,就是让我有机会见证那段历史悠久的文明,也让我感受到时光流转的沉重。

  人山日月所代表的,不仅是具有自然生命力和美学价值的山水人文景观,还包括人类精神和文化生态系统。借助诗歌这种情感媒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以及其作为一个传承和创新的领域的丰富内涵。

标签: 日月 人类 美学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186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