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遇人家》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被誉为“长恨歌”后来者,是一首闺怨诗。这首诗以女子的视角来描绘思念远方的家园和亲朋好友,表达了渴望回家、盼望家人、祈盼家乡的感情。接下来,我们将从著名的诗句入手,一起走进白居易笔下的闺阁世界。
这两句诗描绘了在雨夜中女子守望相思的情景。她隔着窗纱看着另一个楼房(红楼),也许是与心上人相隔不远的地方。灯笼在船上摇曳起舞,珠子箔片点点星光散发出淡淡的光芒,在水波荡漾间逐步接近,这样的悠扬幽静仿佛能使人融入这种情调中。这样的场景,就像是远隔千里的异乡的寂寞之音一般萦绕在身旁。女子盼着等到雨停灯灭,让按捺在心底的思念化作相依相偎的温暖。同时,红楼也是唐朝时流传的小说《红楼梦》里的一处神秘地方,也增加了这首诗的文化内涵。
在这两句诗中,作者将自己和天上的鸟儿对比,表达了自己渴望回家的心情。秋鸿是一种特别的鸟类,游离于空中,俯视人间,和古代人的思想和生命本质没有距离感,此时落在屋顶上很显然是一比方,指自己的身世如飞鸟一般,难以长留。而“我非烟火是人家”,则是用烟火比喻青年少女们,这些柔软细致、光彩夺目的生命在唐代被看作是缤纷艳丽的存在,易挥散、易熄灭且岁月不重来。作者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难以摆脱的亲情思念之情。
这两句诗借助了“乡书”、“彩翰”、“妆楼”等形象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愁苦心情。诗里的“乡书”意味着家书,作者盼望能收到千里之外的家书。而“彩翰妆楼”则指代着家中的美好,显示出距离家乡的孤单无助。唐代女子生活的环境被称为“闺阁”,只在家中活动,于是她们要靠收到家书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家书就成了她们最为渴望的东西。此时,母亲和妹妹的面容、父亲的笑声和乡村的景色,都困扰着身处异乡的孤女,如影相随。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是远方的家乡,一个无比优美苍茫的场景。作者尽力将自己心底的杂念和距离交汇在这两句诗里。寒山上鹤翼舒张,在岸边潺潺流水似锦,喜鹊翩跹起舞的场景让人们想到了无尽的诗篇。唐朝时期,佛教风靡,寒山则是出家人修行的去处,因此在描写寒山时会用“红尘”二字谓之;而远处有人家,则表现出女子盼归之情。白居易运用这样细致且韵味十足的语言,无疑令人的内心受到极大的冲击。
这两句诗,是整首诗中最为著名的一句。作者拟用西子湖来比喻所思念的家乡,在他眼里,它更为美好,是寄托思乡的心愿。同时,作者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华,用淡妆浓抹,形容出闺阁中女子的美貌。文人相信:美丽的像花儿一样玲珑剔透的女子不需要繁琐的妆容来镀金点缀,浅淡而素雅才更为清真;而艳丽大胆注定轻浮。青春年华的女子们很少有机会出门游历,能够纵情自然的淡妆浓抹,成为她们过从偷闲时的最佳打扮。
总之,《夜半遇人家》是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其中细腻的情感描写打动了无数人。它诗情画意,优美动人,不仅反映了唐代女子的柔情似水,更生动刻画出了唐朝时期的闺阁文化。这首诗给予我们启示,唯有真挚的情感才能展现充满韵味的文化内涵。希望读完本文,您可以重新认识这首经典的诗歌,在心中感悟,领略到更深层次的美。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454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