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是文学形式中的精品,其中包含了许多优美的诗句。这些诗句构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含有“自来”的相关表述。那么,“自来”在古诗中究竟表示什么意义呢?下面将进行探究。
最为常见的词语当属“自来水”。这个词语的意思指的是经过处理后的流动的自然水源。如《题都城南龙泉禅寺》中的“丰碑铭自古,清泉自来新。”文中的“自来”即指自然流水。
“自来”还与流水紧密相关。在古代诗歌中,描写自然风光时,常用到“流水自然”、“川流自那边而来”等词语。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就有“落日熔金,江水如练;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此处的“江水如练”可以看作是“自来”的一种表述,意为流水自然而来。
另外,“自来”还出现在“自来颂”中。《易经》中有“颂”的篇章,多名为“松、雨、泽、德、后、咸、遯、大畜”等,在《易传》中称它们为“八颂”。其中,“自来颂”就是指自然之力赞美之音。这一颂文不仅褒奖了天地之神,还强调主宰者的设置——天帝。这种自然力量的存在,显示了天命的决定力,进一步说明“自来”的意义为必然发生的事物。
"天命自来”也是唐诗中的一种常用表述。“从商至东”的顾况:“月到中秋分外明,\n又称别后情倍盛。\n千里万里送行程,\n长江风浪共一声。天际征人犹未至,\n河梁自是东流。”此处的“自是东流”中的“自来”就可以理解为“天命自定,非人力所能左右”。
还有一种含义是与自然形成有关。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有“自出未央沟,过潼关复振[zhèn]谷”,此处的“自出”指的是冰雪自然形成。唐代李商隐《无题》中的“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此处的“灵犀”的出现,正体现了一种因自然形成而产生的奇妙联系。
此外,还有一种相关的表达方式——自来熟。例如白居易《长恨歌》:“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妆破镜前朝退,闲倚梨花与藕熟。".这里的“藕熟”即是指自然生计而成熟的成果。通过“自味熟”的表述,人们意识到了自然之美,并能从自然中得到滋养,从而对自然充满了敬畏之心。
最后,还有一种用法是指物性,强调每个事物生性固定。例如唐代白居易《邵风·劲草饮马行》:“回面已过青山去,\n又看村庄。林户迷离多小径,\n崖树参差少人行。\n屋舍生涯路转迫,\n蓝桥街市日交通。何必莫愁前路无,\n更从今夜别知音。” 文中的“物自来”即是指物之所性不变的特质。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日常接触到的各种事物都有其固有属性,反映了万物本性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因此,“自来”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预示或暗示,为我们的命运提供指引。
总体来说,“自来”的含义是多样而复杂的。它可以指流水的自然源头、自在扶摇之天命、自然形成之美、物质本性固有等等方面。然而,“自来”在古代文学中的出现,都与人类对自然的尊敬、理解和探索不无关系。
无论是受到哪种启发,“自来”都激励着人们对自然世界的探究与发现,引领我们更加了解自然,感受人文。因此,“自来”成为中国诗歌中一种独特而美妙的视角与表达方式。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534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3-08-06im
2025-04-17im
2023-05-26im
2023-05-31im
2024-02-26im
2023-05-25im
2023-06-16im
2025-04-17im
2023-06-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