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稻是一件平常但又高尚的劳动,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体验。许多文人墨客在插稻的时候,常常会欣赏其中的自然美景,抒发内心情感,留下了大量的插稻诗句。这些诗句,以简单朴实、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出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观的独特认识和感悟。
平田已尽掩村北,旧屋空余半夜中。 良夜长眠谁与语,闲人断照曲河东。
这首诗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插田横水》,描写了一个摇船插稻的情景。诗句中的“平田已尽掩村北”描绘了插稻者和田地之间逐渐趋近的状态,而“闲人断照曲河东”则抒发出诗人对插稻美景中的安宁和干净的情感认同。
烟远萦山树,池清映岩松。 稻香江上暮,鸟影岸边空。
这首插稻诗出自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名篇《春日深山》,描写的是作者在插稻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诗句中的“烟远萦山树,池清映岩松”形容了春日山间静谧宁静的画面,而“稻香江上暮,鸟影岸边空”则传达出作者在插稻后观游时感受到的美妙氛围。
扶桑不到楚,黄鹤得归时。 仲夏苦相送,樊中水满池。
这首诗来自唐代著名诗人孟浩然的《夏日田园杂兴》,描绘了作者与友人插稻的生动场景。诗句中“仲夏苦相送,樊中水满池”则表达了插稻与田园生活相随相伴的情感意味,以及诗人对自然生态之美的赞叹和歌颂。
郡阁南花催开日,嚲底东苑鸟各啼。 老夫无事插田去,犹恐人行路已迷。
这首插稻诗出自唐代大诗人骆宾王的《插田三首》之一,表现了咏史意念。诗句“老夫无事插田去,犹恐人行路已迷。”则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敬重和呼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未来道路可能错误的担心和提醒。
才名平地出,林间便放怀。 主客寻幽处,栖霞共望来。
这首插稻诗出自唐代文学家杨巨源的《闲居田园即事》,是一首有关插稻的自然景观诗。诗句“才名平地出,林间便放怀”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插稻过程中自我呈现和心境敞开的态度,以及他对于自然环境之美的感悟和理解。
插稻是一种充满艺术风味的生产劳动,也是一种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美学体验。插稻诗句以其精采独妙的语言,展现了文人墨客在插稻过程中对于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的感悟和认识。这些精彩的描写和抒发,富有生动感染力,而今俨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和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70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6-14im
2023-06-16im
2025-04-18im
2023-06-24im
2023-06-09im
2025-01-19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