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是人类长久以来一种重要的饲养水生动物,也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一些经典、优美的诗句,来向金鱼致敬。
这句诗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形容了一种别致的摆设——青花瓷中藏着游动的金鱼。金鱼的美丽形态和活泼身姿,成为青花瓷中的一抹生动色彩,增添了艺术气息。
清代诗人洪炎曾在其《寄运川》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清一色,无杂色,看净底下色如银”。这句诗是对金鱼“清”的特点的描绘,也表达了洪炎对金鱼的喜爱之情。
这句诗取自元代诗人袁桷的《水鹤朝元图后》,形容在潭水浅的地方,金鱼都愿意跃出水面,表现了其活泼、灵敏的特性。此句也有“越泥重”之意,表示这里污泥浊水而金鱼仍能在淖中跳跃,是金鱼独特的生态适应性的体现。
苏轼于北宋写下这首《宝峰湖棹歌》时,突发奇想,用手指在水中画下金鱼形状,感叹金鱼之美,即兴吟咏:“见鱼肠,隐淡紫,意欲御题风月山”。诗人触景生情,所得的却是如此之美妙的词汇描摹。从此,这首秀丽的船歌之中,金鱼的身姿成为永恒的符号,清雅、寥原,诗情画意。
南宋著名词人陆游在其词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用“可爱金鱼颜色长”来形容金鱼之美。这句词是在写关于秋季的感悟,且表现出诗人对金鱼的热爱之情。
这句描写金鱼的诗取自于唐代诗人薛逢的《谒金门·与干贾图》。诗人表达了旷世之才的悲怀之情:“不,我以及这些颓废而境遇悲顿之臣子们,一离日御潼关的导役辞世,便已经突入漆黑一般的空虚境域,万籁无声而独掩空闺,则恨有余于今日了。”可见,金鱼对于文人雅士,从静谧雅致到怀才不遇,都有着玲珑妙趣的意义。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形容了金鱼在用水井中的游动,被当作是金鱼的一种美妙象征。诗人李白继承先师辞藻之外,有自己的风格和创意,也可以看出其对金鱼的深厚爱好。
以上七句诗,或用典雅言语、或寥寥数语,皆对金鱼一生态颜色、形态活泼、动态翩跹之美进行了娓娓道来,表达了无数文人士子对于江南水乡文化的向往和探索,告诉我们这些文化之源头,同样是在普通世人所关注之处的 -- 色彩斑斓的金鱼。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784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