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逡巡结尾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8月02日 阅读:175 评论:0

  

逡巡结尾的诗句

逡巡结尾的诗句

  逡巡,顾虑犹豫,因此在许多诗歌中被用来表现出人们内心的纷扰与不确定性。而在文学中,结尾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它决定了整个作品的气氛和印象。那么,究竟是哪些诗句能够用逡巡的笔触来塑造美感呢?接下来,我们就来探寻一下,那些具有悠扬又深刻的逡巡结尾的诗句。

  

1.《登高》 - 杜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分析:本诗描写桃花开放时的景象,将已经凋谢的花瓣比喻为落红,然而作者却认为这些花瓣并不是无情的、毫无价值的物体,反而是可以为春天带来新力量的营养。最后一句“更护花”呼应首句“覆盖着整座山”的架构,将此诗延伸到了一个更大的主题上——生命何尝不像是一次又一次的轮回,失落必然会有新的收获,只要我们存好心态,GEM诗人也需精神护住自己。

2.《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分析:这首诗源于李白难以入睡时,室内有明月正好摆放在床前。这种奇特的经历让作者感觉仿佛床前有霜,使得他倍感思乡愁绪。这里,逡巡结尾的“低头思故乡”,描绘出诗人身处异乡的无奈与迷茫,并且通过抒发故乡之念,让读者感受到北国难以言说的孤独、落寞以及渴望。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逡巡结尾,深入人心,引起共鸣。

3.《始发南浦》 - 徐志摩

  “回首几多年,依然有泪痕;只是昨日,已成长岛沙鸥飞。”

  

  1. 分析:这首诗表达了徐志摩为自己的旅游生涯终结而感到伤感。诗中的回顾那些年对于人生路途的迷茫和痛苦的经历,可以通过逡巡的笔触来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纷乱与不安。的确,在青春不再、生活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每个人都会有回望过往的赓续,而“只是昨日”则强调了事实面前不停流转的时间长河。因此,逡巡的结尾不仅点缀了整首诗,也勾起了人们关于旅游文化、人生辉煌和无悔年华的联想。

4.《登高壮观天地间》 - 杜鸿明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1. 分析:这首诗构思新颖,把飞天遁地之感展示得淋漓尽致,尤其是用“我欲乘风归去”等逡巡的语句,抒发了诗人有所思有所想、隐隐约约有所彷徨、追求梦想与现实间的摩擦矛盾。尤其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透露出对未来的担忧和迷茫的心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鹿柴》 - 王之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 分析:这首气质清秀的诗作为唐代经典名篇,流传至今。以充满感情的笔调写出了在密林中打猎所得到的各种美妙体验,描述出了大自然的壮丽。然而,整首诗最令人感动的还是那句“心远地自偏”。这个微妙的结尾,真实地表达了两个有气质的人之间的关系,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它的存在提醒读者反思人性,从而认识到身处荒野自然的意义。

  总之,逡巡结尾的诗句能够丰富我们的情感世界和内心感受,让读者更好地感受到诗歌背后的世界。无论是对于文学本身还是人性内核的探究来说,都是一个很需要探索的话题。

标签: 读者 内心 作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3859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喵咪的诗句
下一篇:出秀才的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