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尽的月光洒向大地,七月十五的夜晚,满月高悬,仿佛一轮明珠挂在天空。这是中秋夜,一个古老而神圣的节日。在中国的文人雅士中,中秋夜更是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他们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关怀。唐代的李峤就是其中一位以诗歌表达情感的文学巨匠。
“月下清江送我还,制高楼上吹笛难。”李峤的这首《清江夜泊》就是写的在中秋夜的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他被贬于南海,漂泊在外,远离了亲人,无法与家人团聚。然而在中秋之夜,他对月光和清江陪伴自己的时候,宛如感受到了家人的温暖。他站在制高楼上,吹起笛子,尽情地发泄里面的思念之情。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这是李峤的《望月怀远》,这首诗中李峤表达了对国家的思念和对社会的关怀。诗中的他虽然独处在碧山之间,但却始终感受到了国家的兴衰和民众的疾苦。他心怀远志,渴望能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李峤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中李峤写尽了古原大草原的美丽和壮阔。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对往事的怀恋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不论是草原的荣枯,还是人生的起落,都如同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般,都在不断地循环往复。
中秋夜唐李峤的诗歌,用简洁优美的词句描绘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思考。通过他的诗篇,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社会的关怀,这是一种深沉而又真切的情感表达。诗歌中的清江、望月和古原都是他的写景之物,通过他们,他抒发了对亲人、国家和生命的热爱。
在中秋夜的这个特殊时刻,读李峤的诗,仿佛与他一同站在制高楼上,仰望明亮的月光;仿佛与他一同漫步在碧山之间,凝视着远方的家乡;仿佛与他一同徜徉在草原之上,感受着生命的起伏和循环。李峤的诗篇,品味起来如同一杯美酒,醇厚而持久,让人陶醉其中。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4561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6-21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5-29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6-16im
2024-02-26im
2025-04-18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