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床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6日 阅读:111 评论:0

  

绳床诗句

绳床诗句

  绳床作为中国传统的特色文化,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绳床所展现出来的美和想象力不仅仅可以被现代城市中人们追寻和品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许多的诗人,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很多不朽的绳床诗句。

  

一、绳床的形态美和空间感

  1. “戏绳秋江月,交柱岸千重。”-- 程颢
  2.   此句所言的戏绳即绳床,张挂于悬崖峭岸之间,呈悬挂之态。穿行其中,好似天挂银链,空无一物,视觉上给人的感受是无穷无尽的空间。程颢妙笔生花,用经典的江山之景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令此句表达出来的美更合情理,更让人陶醉。

      

  3. “有云楼里望城头,月照绳床水自流。” -- 辛弃疾
  4.   此句讲述的是作者在楼上俯瞰城头与绳床,因为仰头的角度和空灵的楼里,使得绳床在不同程度的映衬下,勾勒出一道山般的线条,把落日和夕阳抛在两边、东临碧云和秦岭,让人感觉好似身爬城头,精神万分提升。此句诗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绳床般的浓烈情怀,通过绳床的独特美感,让这句诗更加感性化,更加具有可读性,适合广大文艺人士品味。

      

二、绳床的生活美和闲适感

  1. “蓬川已歇山边路,栎树花开柳岸舟。足饮寒泉空复返,细嗟所思独摇头。扶来绳床千古在,此日星霜正共游。” -- 温庭筠
  2.   这首诗讲述的是作者在旅行经过蓬川时,来到山上小溪边上停住了脚步。他感叹着此地唯一的一座绳床千年不灭,一个很朴素的元素却让这块芜湖的土地增添了一缕逸趣。诗句开头说明作者已爬过山路,寻觅已久终找到了这里,这种志得意满、轻松愉快的心情也融入了这些诗歌。绳床在此次出现,成为了诗人融入当下情感的一个枢轴。

      

  3. “手能摇橹策,功归伏枕鲤。时向西林顶,猿啸接行车。但衔折壳下,莫惜不停波。” -- 柳永
  4.   此诗讲述的是柳永舟行,途中经过了一条宽广的河流,上面有许多关键标志:遂溪等。而令他更加兴奋的,就是那呼之欲出的猿啸与诗人霓虹灯般的欣赏感。当到达林间后,开始放松片刻,在绳床上聆听自然风景的呼吸和减弱旅途压力,体验一种神游的感觉。相当于在结果之外,额外获得一份回报。

      

三、绳床的文化美和传统感

  1. “绣衾夜听似梦,芭蕉叶上婆娑。” -- 唐李白
  2.   作为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不描写绳床本身的美,而是把它置于背景之中,显得更加自然流畅,也符合了“秋思品格”的诗韵。将绳床与芭蕉叶相辅相成,在相对安静的环境里,将细致的绳索、柔软的枕头与与青竹一道彰显出秋天的美玲和飘逸。同时也将中国传统房屋与如诗般的斜阳作为文化象征美感,生动诠释了早期中国文化艺术的意蕴。

      

  3. “乡心新岁晚,穿霄系桂魂。栖息城南山月长,心愿谁肯忘?卷田水共看拂,含笑鲛人玉难藏。” -- 唐张继
  4.   此句诗以“绳床”作为首句,表露了令人牵挂和深情的乡村。在逃离城市味道的同时,又在绳床上与家乡牵挂,温馨共舞。它用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和自然之美的一种完美融合,被誉为卓越的中国著名诗篇。

      

  经过了这些绳床诗句的品读,我们不难发现,绳床除了具有形态美、生活美、文化美的融合之外,还潜藏着许多感人至深的情感,这种情感不只是在城市的喧嚣中,更是在广阔山水间,将美感的核心展现在诗歌之中,并一直传承至今。

标签: 绳床 文化 中国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456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老龙头的诗句
下一篇:秋天的凄美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