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以闻开头的诗句

作者:im 时间:2023年05月26日 阅读:338 评论:0

  

1. 概述

以“闻”为开头的诗句,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常见的一种。这种开头往往意味着一个声音,或者一种感觉,引入了诗人的情境和表达。在古诗中使用“以闻为始”的情况多种多样,从描写花鸟虫鱼,到感叹人生百态,无所不包。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以“闻”开头的古诗,来探讨这种开头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情感表达。

2. 以闻开头描写花鸟虫鱼

在古代文人雅士的笔下,花鸟虫鱼常常是蕴含丰富意蕴的形象符号。以“闻”开头的花鸟虫鱼篇目,主要描绘了它们的声音或者味道,通过这种角度来凸显花鸟虫鱼的大自然特征和美感。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以闻开头的诗句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以“好雨知时节”开头,借助细雨滋润大地的景象,展示写实的春天风物,并带入诗人遛马到田间乡间佳节赏雨的情节。其中加入“润物细无声”的词句,以盈溢的气息表达了春雨的美好和丰饶。如果没有“闻”的开头,这首诗便失去了味道感和气息感,语言也会变得平淡无奇。 另外还有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这首著名的游览诗中,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开头,突出了诗人欣赏黄河壮阔自然景象的情感,同时从“闻到自己的心跳声”进一步引发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探寻自然和人性真谛的主题贯穿全诗,有着深深的思想内涵。

3. 以闻开头写景抒怀

除了描写花鸟虫鱼之外,古诗中还有不少以“闻”为开头的景色诗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心境的抒发。这种写景的手法,常用“闻”来对应自然深处的细节和气味,让人联想到更加温暖、贴近的美好情感。在这里,我们来看一首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以“风急天高猿啸哀”开头,通过所闻而映射出诗人心境。全诗流畅优美、朗朗上口,让人不自觉地被带入自然山林之中。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物来隐现自己的厚积薄发和超然志向,同时也传递出他对人生发自内心的思考。这一做法为诗歌带来了更为纯粹和绵延的感情氛围,具有美学上的高度价值。

4. 以闻开头批判时政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以“闻”为开头的诗句并不仅仅局限于描写自然和表达人生情感,还有少数是用来批判民生问题和时政现象。这类诗篇通常通过引入“闻”中的声音来表达对某种矛盾和不公的抗议。在古典诗歌中是一种极为特别的存在。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便是一首以“闻”的开头诗篇中的佼佼者。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先是以“离离原上草”开头,紧接着描写了大地草木的更替。它温婉而略微忧伤的情感氛围,在叙词平实但运用对比手法,对比出时下世界的衰败和传统文化的辉煌。这种发自内心的愤怒,主要是因为当时白居易在官场遭遇不测,看到国家颓靡、举国上下的苦难,致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深的故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5. 结论

总之,“以闻开头”的古诗篇目涵盖了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常见和多样化的一种开头。它体现了中国人对于自然、文化和人性的感悟和品味,因此具有深刻的哲学和审美价值。通过对经典诗歌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开头所传递出的丰富意蕴,以及诗人运用这种象征方式来表达情感和态度的艺术技巧。在现代社会,语言和文学仍然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以闻为始作为诗歌开头形式之一,也有机会在现代文学中焕发出新的光芒。

标签: 开头 诗人 诗歌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473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上一篇:赤狐的诗句
下一篇:抒秋诗句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