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人民一直有着勤劳耕作的优良传统。在这其中,耕田这一项农活是最为常见的,也是农耕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耕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一种精神、文化甚至是信仰的象征,因此很多古代诗人都把耕田这一活动写进了他们的诗歌中。
《诗经·国风·楚辞》中有句著名的诗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草木黄落,雁南飞。我们都是读过这首小学课文的,其中的“草木黄落”就是指田地长势已谷成熟可以耕作了,那该是多么欣喜的一件事啊!对于古时的人们来说,耕作不仅仅是为了谋生,更是对自然、对祖先的感恩和致敬。
古代最有名的诗人李白就写过《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这首歌颂了人生得意须尽欢的真谛。而唐诗界的杜甫也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斗*西斗六十四。......”里面便描绘了秋收时节农家的场景和耕作的辛劳。
尧舜舞耕、好望角、黄帝得“田”、后羿射日、周武王典土、“四艺”,都与农业、耕作和田野息息相关。传说中,蚩尤之乱时黄帝率发动过一场对蚩尤之乱的战争,在战胜蚩尤之后黄帝给人民种植五谷,这便是“黄帝得田”的传说。
耕田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积淀,虽然现在人们已经不太接触这种传统的农业活动了,但是它作为歌颂祖先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今后生活仍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借鉴意义。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524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6-02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5-04-18im
2023-09-11im
2023-05-26im
2023-06-23im
2025-04-18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