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苣花(学名: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别名取阳花、三斛。是一种常见的落叶杂交灌木,属于茜草科蔓草亚科。其名乳苣,有着婉转柔美的音韵,也能引发想象力。自唐代开始,乳苣花就被诗人们所相赞,成为了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之一。本文将会探讨乳苣花在文学中的价值,介绍古今诗人关于乳苣花的精彩诗句,以期能够加深对乳苣花这一植物的认识和感受。
在中国文学史上,乳苣花是一个极具诗意的现实意象。它温馨而婉约、优雅而清新,可以担任象征美好事物的角色,也可以体现生命的力量与生命的悲痛。在《西江月·九月初九泛舟独游感怀》中,辛弃疾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里的“芳草”,便是指乳苣花。可以说,乳苣花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符号,代表着美好、希望、生命力等等的意义。
在外国文学中,乳苣花的价值同样不俗。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70位外国诗人谱写过乳苣花相关的诗句。乳苣花因其独特的美和多用途的功效而备受赞美。除了作为意象之外,乳苣花作为植物本身也有不少的价值。它的果实可以制作成果酱,叶子和种子能够入药,同时由于花香浓郁,也能够用来提取精油。
乳苣花最早见于唐代,兴盛于宋明。杜甫、李白和白居易等许多唐代诗人,在他们的诗篇中都有关于乳苣花的描绘和赞美。比如,杜甫在《新安吟》中写道:“晚来潼关何所思?憔悴愁多乳燕迟。闲坐池头拍白莲,一声琵琶满四隣。”这里的“白莲”就是指乳苣花,在此可看出杜甫对于乳苣花的青睐之情。
宋代以后,诗人们对于乳苣花的描写和赞美更趋细腻、婉约。南宋的陆游,更是对乳苣花的生命力展开了深入的思考。他写道:“半夜竿竿地滴水,几树乳苣馨香斜。春光不解如人意,依旧还当窄巷花。”这是一首优美的短诗,向读者展现了乳苣花在清新的夜色中的婉约姿态。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乳苣花的喜爱依旧未减。近现代的诗人们也将乳苣花作为创作题材,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去。鲁迅在《坟》一诗中写道:“院子里有一株乳苣,白茫茫的一片盆子。树下几张小凳子,似乎和附近的坟墓说话。”这里的乳苣花显得格外平常,但其作为和附近坟墓一起呈现出的景象,却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与哀怨。
在乳苣花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今诗人们对于这种植物的不同赞美之词。在其中,有许多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和感悟。乳苣花这种平凡而美丽的花,铺展在了古今文学的天空之下,成为了一种多彩的文化象征。相信在未来,人们对于这种植物的喜爱和关注,还会不断地延续下去。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11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3-06-14im
2025-01-19im
2023-09-11im
2023-05-25im
2025-04-18im
2024-01-24im
2023-05-25im
2025-04-21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