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圣杜甫一生多舛,漂泊不定,却留下了不少传诵千古的佳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三峡》。该诗以磅礴的气魄,生动的语言,章章咏唱了三峡的雄奇壮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三峡楼台延碧玉,险似黄鹤之飞仙。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公元76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仓皇出逃,杜甫亦携家南下。途中,杜甫目睹了战乱的惨状,内心的悲愤与忧愁无以言表。而正是在这样的处境下,他创作了《三峡》。
《三峡》的创作,既是对战乱的控诉,也是对和平的向往。诗中,杜甫以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三峡的壮美风光。这壮丽的景色,似乎也成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
《三峡》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八句,共二十四句。诗中,杜甫运用一系列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三峡的雄奇壮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诗的开头两句,就以气贯长虹的笔锋,写出了三峡的开阔与雄伟。诗人乘舟而行,沿江而下,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化作了激昂的诗句。尤其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句,更是以其音韵的回环往复,将三峡的壮阔与险峻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最后两句,则以一种哲理性的思考,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句号。诗人遥想陶渊明的“桃花源”,表达了自己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峡》一诗,不仅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经典之作。诗中所展现的壮美风光和深沉情感,让人们在领略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也对诗人的思想和精神世界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478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5-11-0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26im
2024-03-03im
2025-01-17im
2024-01-16im
2024-03-02im
2025-01-18im
2024-03-06im
2024-03-06im
2024-01-19im
2024-02-10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