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人和出自哪部经典)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6日 阅读:67 评论: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什么经典出现过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人和出自哪部经典)

  天时、地利、人和是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论语·季氏篇》中,孔子说:“夫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意思是说,君子守住有利的时机,等待时机来临,小人则冒险采取行动,以求侥幸成功。在这里,孔子强调了天时的重要性。

  

一、天时

  

天时

  天时是指自然界的气候、地形、水文等客观条件。天时的好坏,会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孙子说:“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事,莫亲于令。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军志。”意思是说,指挥军队就如同指挥少数人一样,关键在于分清等级、明确职责。作战时要像对付少数敌人一样,关键在于统一指挥、令行禁止。全军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军令。用文告发布军令,用武力来贯彻军令,这就是军队的志向。

  

二、地利

  

地利

  地利是指作战的地理环境。地利的好坏,也会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六韬·文韬·兵权篇》中,姜子牙说:“凡将之道,必先知地形。地形有险易,有远近,有广狭。险者,可以拒守;易者,可以速进。远者,可以袭虚;近者,可以救急。广者,可以容众;狭者,可以制敌。”意思是说,将领必须首先了解地形。地形有险要和容易通行之分,有远近之分,有宽广和狭窄之分。险要之地,可以据守防御;容易通行之地,可以迅速前进。远方之地,可以袭击敌人的空虚之处;近处之地,可以救助危急。宽广之地,可以容纳大军;狭窄之地,可以遏制敌人。只有了解了地形,才能因地制宜,用兵如神。

  

三、人和

  

人和

  人和是指军队内部的团结一致。人和的好坏,也会对战争的胜负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孟子·公孙丑上》中,孟子说:“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是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军队胜利的基础,是军队战斗力发挥的保证。因此,孟子强调,要重视人和,要团结一致,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天时、地利、人和是战争胜负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只有充分考虑天时、地利、人和,才能制订出正确的作战方案,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614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