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的江南,灵秀山川,景色宜人,为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尽的创作灵感。在春天的一个明媚的日子里,诗人杜甫登高远眺,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名篇《春望》。这首诗用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早春之景,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成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诗的开头,杜甫便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勾勒出诗词意境。这两句话描述了诗人在暮春时节,所见到的满目疮痍的景象。大地被乱军践踏,家园被焚毁,处处是残垣断壁,野草丛生。诗人站在城头,眼前是一片荒凉景象,满怀伤痛与悲愤。
国破家亡,家破人亡,诗人杜甫的心中怎能不充满忧愁呢,睹物思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不禁黯然神伤。思念亲人的心情是如此的强烈,诗人不禁流下了伤心的泪水,肝肠寸断,令人潸然泪下。诗人以“杜鹃声里斜阳暮,肠断征人异乡身”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外的漂泊生活的悲凉,以及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诗的最后,诗人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句对诗朗诵结束,对春天的美好景象进行了描写。这一句,写的是诗人从悲痛中走出来后,看到了春回大地的美好景象。江水碧绿,鸟儿欢快地鸣叫,山川青翠,鲜花竞相开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诗人看到了这番景象,心中不禁激起了对未来的希望。他相信,终有一天,战乱平息,亲人团聚,家园重建,生活会更加美好。
《春望》这首诗,是诗人杜甫在暮春时节,登高远眺后,所作的感怀之作。诗中,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早春之景,抒发了自己浓浓的忧国忧民之情,表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这首诗,是唐诗中的名篇,也是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630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5-10-29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