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新绿遍地,是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在这美好的时节,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创作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清明》,抒发了清明时节的伤春怀古与思乡之情。
诗歌文本
杜甫《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春光共客醉, Takahashi合作伤离别。
诗歌赏析
1. 悲凉的节日氛围
诗歌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时节本该是人们踏青郊游、缅怀先人的节日,但杜甫笔下的清明却是细雨霏霏,路上行人寥寥无几,让人感到无比凄凉。
2. 借酒消愁的诗人
面对着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诗人不由地产生伤春怀古之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人借酒浇愁,试图用美酒来麻醉自己,忘却烦恼。但酒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能暂时麻醉自己的痛苦。
3. 对短暂生命的感慨
诗人借着酒兴感慨人生的短暂。“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诗人已经年过七旬,他深知人生苦短,所以他珍惜每一个春光,不愿错过任何一个赏春的机会。
4. 对春光和离别的咏叹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诗人借着对春光和离别的咏叹,来抒发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5. 诗歌的意境
杜甫的这首《清明》诗,意境深远,情真意切,充分表达了诗人在清明时节的伤春怀古与思乡之情。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细腻,是杜甫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结语
清明时节,是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节日。杜甫的这首《清明》诗,通过对清明时节凄凉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清明时节的伤春怀古与思乡之情。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细腻,是杜甫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7729.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2-27im
2025-02-16im
2024-03-06im
2025-02-15im
2025-04-18im
2025-04-18im
2024-03-17im
2025-02-16im
2024-03-02im
2024-03-0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