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白居易的诗歌(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89 评论:0

  

白居易诗歌里的牧歌宗师气质

白居易的诗歌(白居易的诗歌创作主张)

  在我国文学史上,白居易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思想

  白居易早期诗歌以反映民生疾苦为主要内容。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表现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怀;《悲陈陶》中,“劳生之子不得食,死后之魂不得息”,“哭向金门乞哀怜”,控诉了封建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新乐府》组诗中,“缭绕村四合,四户交灯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农村的安居乐业,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白居易晚年诗歌以讽刺时政为主要内容。如《秦中吟》中,“赋税连年重,民生凋敝尽”,“莫道国用不足,宫廷日费奢无度”,“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饥人”等,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与腐败;《长恨歌》中,“历代宠姬皆狐媚”,指出了杨贵妃红颜祸水的危害;《新丰折臂翁》中,“往年十五从军时,斗鸡走犬坐儿嬉”,“战罢惟尽残喘息,股肱夺却两哀哀”等,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白居易的诗歌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还提出了许多进步的思想主张。如在《新乐府》组诗中,他提出“居者有其屋,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社会;在《长恨歌》中,他同情杨贵妃的悲惨遭遇,谴责李隆基的薄情寡义;在《新丰折臂翁》中,他主张“兵革不用,五谷登”,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白居易诗歌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明白如话。这使得他的诗歌能够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和喜爱。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仅四句诗就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乐府》组诗中,“缭绕村四合,四户交灯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农村的安居乐业,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

  白居易的诗歌善于运用比喻、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如《秦中吟》中,“赋税连年重,民生凋敝尽”,“莫道国用不足,宫廷日费奢无度”,“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饥人”,通过对比的手法,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婪与腐败;《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通过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美丽与李隆基对她的宠爱;《新丰折臂翁》中,“往年十五从军时,斗鸡走犬坐儿嬉”,“战罢惟尽残喘息,股肱夺却两哀哀”,通过对比的手法,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白居易的诗歌富于音乐性,朗朗上口,便于吟诵。这使得他的诗歌广为流传。如《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仅四句诗就将原上草的顽强生命力描绘得淋漓尽致,且朗朗上口,便于吟诵;《新乐府》组诗中,“缭绕村四合,四户交灯火”,“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农村的安居乐业,洋溢着浓浓的幸福感,且富于音乐性,易于吟诵。

  

白居易诗歌的深远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朝的刘禹锡、柳宗元、韩愈等诗人,都受到白居易诗歌的影响。宋代的欧阳修、苏轼等诗人,也继承了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元代的关汉卿、马致远等杂剧作家,也从白居易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营养。清代的龚自珍、黄遵宪等诗人,也都受到白居易诗歌的影响。白居易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和艺术特色,至今仍为诗坛所推崇。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42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