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历史典故:撮土焚香祭天神,名士诗篇道心肠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71 评论:0

  一、撮土焚香

历史典故:撮土焚香祭天神,名士诗篇道心肠

  撮土焚香, 古人祭祀天地君亲的一种礼仪。”撮”即捧取, “焚”为焚烧, 意思是用双手撮起一把土, 放在香炉里焚烧, 以此来表达敬仰和感恩之心。

  二、以诗咏志

  在漫长的历史文化进程中, 诗人们常用“撮土焚香”这一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北宋书画名家苏轼笔下的《水调歌头》用诗词写出心境,“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东晋诗人陶渊明则在诗篇《饮酒五首其一》中以“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诗句寄托了隐居篱下的美好愿望。

  三、陶渊明与《归园田居》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田园诗诗人, 以其淳朴自然的风格和对世俗生活的独特见解而流芳千古。他的诗篇《归园田居》便是以写实的手法, 刻画了人们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田园生活。

  四、陆游与《秋思》

  陆游是南宋时的著名爱国诗人, 他的诗篇《秋思》以抒情的手法传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销魂”的诗句让人感触颇深。

  五、李白与《望月怀远》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作意境开阔, 充满想象力。在《望月怀远》中, 他借月光寄托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诗句“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已传唱千年, 感动世人。

  六、王安石与《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游褒禅山记》以散文的形式描述了游历褒禅山的见闻和感受, 抒发了对自然山水和诗意生活的向往

  七、苏轼与《水调歌头》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其词作风格豪迈奔放, 气势磅礴, 在《水调歌头》中, 他描绘了中秋夜的月色和亲友相聚的场景, 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家人的思念。

  八、辛弃疾与《破阵子》

  辛弃疾是南宋的著名词人, 其词作风格豪放俊逸, 气吞山河, 在《破阵子》中, 他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战场的壮烈景象, 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对报国之志的坚定。

  九、结语

  撮土焚香, 以诗咏志, 诗人的创作往往反映了其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感悟, 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这些诗篇不仅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43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