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忆江南·江南可采莲
1.诗词原文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诗词鉴赏
这首诗描写江南美丽的风光,莲叶田田,鱼戏其间,一片生机盎然。诗人用简单朴素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鲜活的画面,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诗的首句“江南可采莲”,点明了诗歌的背景是江南水乡。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盛产莲藕。莲藕的根茎可以食用,莲叶可以用来包粽子,莲子可以用来做汤。江南人民世代以农耕为生,采莲是他们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诗的第二句“莲叶何田田”,描绘了莲叶茂密的景观。“何田田”是形容莲叶繁茂茂盛的样子。莲叶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青翠欲滴。
诗的第三、四、五、六句,都是描写鱼戏莲叶间的景象。诗人用连续四个“鱼戏莲叶”开头,来强调鱼儿戏水之欢快。鱼儿时而游到莲叶的东边,时而游到莲叶的西边,时而游到莲叶的南边,时而游到莲叶的北边。鱼儿们在莲叶间穿梭游弋,自由自在,好不快活。
诗歌的最后一句“鱼戏莲叶北”,给人留下无限的遐想。鱼儿们最终游到了莲叶的北边,那里的景色又是如何呢?诗人没有明说,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
二、忆江南·江南好
1.诗词原文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2.诗词鉴赏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无限眷恋。诗人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日出、江花、江水,以及春天的景色。诗歌的语言优美流畅,意境优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的首句“江南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喜爱。诗人曾在江南生活过,对江南的风光非常熟悉。“旧曾谙”三字,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的怀念之情。
诗的第二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描写了江南的日出美景。诗人用“红胜火”来形容江花盛开的景象,可见江花的颜色非常红艳。日出时分,红色的江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诗的第三句“春来江水绿如蓝”,描写了江南的春江美景。诗人用“绿如蓝”来形容江水的颜色,可见江水的颜色非常清澈。春天来临,江水解冻,碧波荡漾,一望无际。
诗的第四句“能不忆江南?”,抒发了诗人对江南的无限思念之情。诗人离开江南后,经常想起江南美丽的景色。他感叹道:“怎么能不思念江南呢?”
三、忆江南·何处望神州
1.诗词原文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山万水迷人眼,依旧青山绿水流。
乡关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梦休。
2.诗词鉴赏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在异乡,望眼欲穿,却难以见到故乡的景色。他只能登上北固楼,遥望远处的家乡。诗歌的语言真挚感人,意境深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诗的首句“何处望神州?”,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在异乡,对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他迫切地想要知道,哪里才能看到故乡的景色。
诗的第二句“满眼风光北固楼”,点明了诗人所处的位置。诗人登上北固楼,放眼望去,只见山川秀丽,江河奔流。然而,诗人却没有心思欣赏眼前的景色,他的心早已飞到了千里之外的故乡。
诗的第三句“千山万水迷人眼”,描写了诗人眼前所见的景色。诗人登上北固楼,只见千山万水,层峦叠嶂。这些景色虽然很美,但诗人却无心欣赏。他只想快点见到故乡的青山绿水。
诗的第四句“依旧青山绿水流”,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虽然离开家乡很多年了,但他知道家乡的青山绿水依然还在那里。他相信,只要自己回到家乡,就能再次见到这些熟悉的景色。
诗的第五句“乡关何处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迷茫之情。诗人离开家乡太久了,他已经记不清故乡的具体位置了。他只能在梦中才能见到故乡的景色。
诗的第六句“忘了除非醉梦休”,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人说,只有在醉梦中才能忘记对家乡的思念。可见,他对家乡的思念有多么的强烈。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874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5-10-18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17im
2024-02-25im
2024-02-26im
2025-04-18im
2023-06-16im
2025-04-21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