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古诗:千里共婵娟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8日 阅读:53 评论:0

  一、中秋节悠久历史

中秋古诗:千里共婵娟

  1.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农历年中的第八个月份的第十五天,称为“中秋”,也叫“中秋节”。

  2.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3.中秋节最开始是为了庆祝秋季丰收而兴起的节日,后来才演变成为现在流行的阖家团圆的节日。

  二、中秋古诗:经典赏析

  1.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在密州做太守时所作。

  词中抒发了词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悲欢离合的感慨。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秋节的代表作之一。

  2.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抒情诗。

  诗中描写了中秋之夜的景色:月色皎洁,清冷的露水打湿了桂花,树上栖息着鸦雀。

  诗人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不知道在中秋佳节,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思绪万千。

  3. 《中秋月》宋·辛弃疾

  中秋月,月到中秋分外明,千里共婵娟。桂树影,露滋兔,万户灯火通宵明。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创作的抒情词。

  词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色皎洁、桂花飘香、万家灯火通明的景象。

  词人还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希望能够与家人团聚,共同欣赏中秋美景。

  三、中秋习俗:欢度佳节

  1. 赏月:中秋节赏月是传统的习俗,人们会聚集在一起,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喝桂花酒。

  2. 吃月饼:中秋节吃月饼也是传统的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和美满。

  3. 玩灯笼:中秋节玩灯笼也是传统的习俗,灯笼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4. 舞龙舞狮:中秋节舞龙舞狮也是传统的习俗,龙和狮象征着力量和吉祥。

  5. 猜灯谜:中秋节猜灯谜也是传统的习俗,灯谜象征着智慧和乐趣。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03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