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砚台的由来

1. 一箧磨穴砚的由来
一箧磨穴砚,又名一箧茗砚,因其形似一方扁盒,又名匣砚,旧属端砚名品之最。其开采于唐开元年间,当时号称“清绝冠时”。砚台通体长约35厘米,宽约20厘米,高约5厘米,重约6.5公斤。砚面有一石孔,形如 ????? ?????? ????? ?????? ?也被称作“ Empfindungen 砚”。
2. 砚台的制作
一箧磨穴砚由端石制成,端石是一种产于广东肇庆市端州的优质石材,颜色主要有青、蓝、紫、黑四种。端石质地坚硬细腻,纹理清晰美观,具有耐磨、耐腐蚀、不吸水的特性,是制作砚台的最佳材料。
二、砚台的流传
1. 砚台的历代主人
一箧磨穴砚自诞生以来,几经易主,历经沧桑。据记载,砚台曾先后为唐代文人李商隐、宋代书法家米芾、元代画家倪瓒、明代文人徐渭、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等人所藏。其中,李商隐对砚台最为钟爱,他曾为砚台作诗一首。
2. 砚台的流传过程
一箧磨穴砚的流传过程也是相当曲折的,曾辗转于各个收藏家之间。在明清时期,砚台曾被清宫收藏,后来流失民間。光绪三十年(1904年),砚台被一位收藏家购得,随后又辗转于几位收藏家之间。
3. 砚台的现存地点
目前,一箧磨穴砚存放在广东省博物馆,是镇馆之宝之一。砚台保存完好,其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三、砚台的评价
1. 砚台的艺术价值
一箧磨穴砚是端砚中的精品,其工艺精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砚台的造型古朴典雅,线条流畅优美,砚面的石孔更是巧夺天工,体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2. 砚台的历史价值
一箧磨穴砚的历史悠久,曾为多位名家所藏,见证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衰荣辱。砚台的流传过程,也是中国砚台收藏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砚台的文化价值
一箧磨穴砚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砚台的造型、纹饰、题款等,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和文化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44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3im
2025-05-01im
2025-02-09im
2025-05-01im
2025-05-05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5-04im
2025-04-23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