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你的网站域名]:参差十万人家出自哪首诗及全文赏析

作者:im 时间:2024年02月29日 阅读:64 评论:0

  开头

[你的网站域名]:参差十万人家出自哪首诗及全文赏析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璀璨夺目。诗词中,有很多经典名句广为流传,其中“参差十万人家”便是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春望》。这首诗写于公元757年,正值安史之乱期间,诗人身处乱世,满怀家国之思,心中忧愤激荡,遂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正文

  1.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杜甫生于河南巩义,祖籍襄阳,因曾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杜甫的诗歌创作以忧国忧民为主要内容,其诗歌语言朴实无华,沉郁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创作背景

  《春望》这首诗创作于安史之乱期间,当时杜甫正在凤翔(今陕西凤翔县)任职。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对唐朝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杜甫身处乱世,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国家山河破碎,心中充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3. 诗歌原文及賞析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七字,押平声韵。诗歌一开始,杜甫就以“国破山河在”一句,点明了当时国家破败的惨状。紧接着,“城春草木深”一句,写出了春天的景物,但诗人眼中看到的并不是春天的生机,而是荒凉和萧条。

  第三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诗人借物抒情,把自己内心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到对花鸟的描写中。他看到花儿因为感受到了时局的悲惨而流泪,听到鸟儿因为离别而惊心,诗人自己的内心也充满了感伤和悲痛。

  第四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人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困苦。烽火连三月,说明战火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家书抵万金,说明了当时书信传递的困难和珍贵。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充分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4. 诗歌的艺术特色

  《春望》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诗歌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中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生动形象,富有韵味。诗歌的节奏明快,音韵优美,朗朗上口,便于传诵。

  5. 诗歌的深远影响

  《春望》这首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首诗被历代文人墨客所传诵,并被收入各种诗歌选本中。这首诗也激发了后世诗人的创作灵感,出现了许多以乱世为背景的诗歌作品。

  结尾

  《春望》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创作的,诗中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6984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