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行路难》简介
《行路难》是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共四首,每首四句,共十六句。此诗抒发了诗人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的悲愤情绪,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 《行路难》赏析
2.1 第一首:开篇点题,抒发壮志未酬的悲愤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第一首诗开篇点题,诗人以“金樽清酒”、“玉盘珍羞”这些奢华的酒宴来衬托自己的壮志未酬、前途渺茫的悲愤之情。诗人面对美酒珍馐,却无心享用,反而“停杯投箸不能食”,可见其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拔剑四顾心茫然”一句,写出了诗人内心的彷徨和迷茫,以及对前途的担忧。
2.2 第二首:描绘壮丽山河,表达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第二首诗描绘了壮丽的山河,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面对黄河冰塞、太行雪满的险阻,却表现出了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诗人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2.3 第三首:抒发人生短暂,感叹世事无常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三首诗抒发了人生短暂,感叹世事无常。诗人面对“行路难”的困境,发出了“行路难!行路难!”的感叹,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诗人虽然感叹世事无常,但仍表现出了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终有一天会“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4 第四首:结束全篇,抒发对知音的渴望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第四首诗结束全篇,抒发了诗人对知音的渴望。诗人乘舟将要离开,忽闻岸上有人踏歌而行,送别之人是汪伦。诗人感慨桃花潭水虽深千尺,却不及汪伦送别的深情厚谊。
3. 《行路难》的艺术特色
《行路难》语言凝练,形象生动,感情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对比等,使诗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诗中还运用了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诗歌音律更加优美动听。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044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5-10-22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4-22im
2025-04-29im
2025-01-17im
2025-05-03im
2025-05-01im
2025-04-29im
2025-04-29im
2025-04-20im
2025-04-22im
2025-04-2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