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1日 阅读:55 评论:0

   一、前言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提拔或任命干部时,不回避亲戚或朋友,也不回避有仇恨的人。这句话出自《晋书·卷六十九·列传第三十九》,原文为:“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二十年间,所举皆得其人。”

   二、内举不避亲的由来

  内举不避亲的典故出自晋朝。晋武帝时,大将军石崇掌权,他任人唯亲,提拔了一大批亲戚和朋友担任要职。石崇的弟弟石苞,是个贪财好利之徒,他利用职权大肆敛财,引起了朝野的强烈不满。晋武帝知道后,下令罢免了石苞的官职。石崇得知后,非常生气,他找到晋武帝,要求晋武帝收回成命。晋武帝说:“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你弟弟贪赃枉法,我不能姑息。”石崇无话可说,只得悻悻而去。

   三、内举不避亲的含义

  内举不避亲,是指在提拔或任命干部时,不回避亲戚或朋友。这句话的含义是,在选拔人才时,应该以德才兼备为标准,而不应该以亲疏关系为标准。如果一个人有能力,有品德,即使是自己的亲戚或朋友,也应该提拔或任命他。

   四、内举不避亲的利弊

  内举不避亲,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可以充分发挥亲戚或朋友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弊在于容易造成任人唯亲的现象,影响企业的公平公正。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好内举不避亲的度,既要充分发挥亲戚或朋友的才能,又要防止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

   五、内举不避亲的案例

  历史上,有很多内举不避亲的案例。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很信任自己的亲戚和朋友。他任命自己的哥哥李建成为太子,封自己的弟弟李元吉为齐王。李世民还重用自己的舅舅窦荣定为右仆射,任命自己的姑父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这些亲戚和朋友都为唐朝的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六、结论

  内举不避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体现了人们对亲戚或朋友的关爱和信任。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把握好内举不避亲的度,既要充分发挥亲戚或朋友的才能,又要防止任人唯亲的现象发生。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067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