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跨越千里的诗词共鸣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1日 阅读:62 评论:0

   一、引言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跨越千里的诗词共鸣

  浩瀚的中华诗词文化中,有关“长江”的诗词佳作数不胜数。这些诗词,或描绘长江壮丽的自然风光,或记录历史上的兴衰沉浮,或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感。其中,唐代诗人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和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虽相隔百年,却以相同的主题——“相思”——遥相呼应,在长江之上构筑起跨越千里的诗词共鸣。

   二、《卜算子·我住长江头》:相思之切,化于无形

   1、诗词原文: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2、作者背景:

  李之仪是南宋著名的词人,一生仕途坎坷,曾被贬谪到湖南、福建等地。这首《卜算子·我住长江头》便是他贬谪期间所作,抒发了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之情。

   3、诗词赏析:

  这首词开门见山,首句点出诗人与爱人相隔两地,一在长江上游,一在长江下游。紧接着,诗人以“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两句,写出了相思之切,即使相隔万里,也要同饮长江水,以慰相思之苦。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两句,进一步抒发了相思的愁苦,长江水滔滔不绝,思念之情无休无止,心中的愁恨也何时才能停止。

  最后两句“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则表达了诗人对爱人的真挚情感,希望爱人的心意与自己一样,不要辜负了彼此的相思之情。

   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之辉,慰藉离人之思

   1、诗词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作者背景: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官至翰林学士。这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便是他被贬谪到黄州期间所作,寄托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仕途失意的感慨。

   3、诗词赏析:

  这首词开篇以一连串的问句,直抒胸臆,表现出深深的离愁别绪。紧随其后的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天上的好奇和向往,希望能够乘风归去,但又担心琼楼玉宇过于寒冷。

  第三段,诗人将目光从天上拉回人间,面对明月,他似乎找到了慰藉,起舞弄影,忘却了世间的烦恼。然而,抬头望向明月,他又不禁想起远方的亲友,心中充满感伤。

  最后一段,诗人以哲理性的语言,阐述了“月有阴晴圆缺”这一自然规律,也感悟到人生的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祝愿,寄托着他对亲友的深切思念。

   四、结语

  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首诗词虽相隔百年,却以相同的主题——“相思”——遥相呼应,在长江之上构筑起跨越千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070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