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含蓄深刻,引人深思

“当时明月在”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第一词”,其中“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两句,更是脍炙人口,广为传诵。
“当时明月在”,是指明月一直都在那里,从古至今,从未改变。而“曾照彩云归”,则像是给明月赋予了灵性,让它成为了一个有情有义的见证者,见证了彩云的来来去去。
这两句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明月是永恒的,而彩云是短暂的,这就代表了宇宙的无穷无尽和人世间的沧海桑田。明月不变,但彩云却会变,这就告诉我们,世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要学会顺应变化,接受变化。
2. 景物优美,意境深远
“当时明月在”这两句词,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且还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苏轼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明月图,让我们仿佛亲眼看到了皎洁的明月,看到了彩云在明月下飘逸飞舞。
这幅画面,美不胜收,令人陶醉。而苏轼所营造的意境,更是深远悠长,让人回味无穷。明月是永恒的,彩云是短暂的,这两种事物相映衬,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让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3. 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当时明月在”,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更是一曲感人的乐章。苏轼在词中,通过对明月和彩云的描写,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经历了很多磨难。但他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在逆境中依然能够看到希望。这首词就是他这种人生态度的最好体现。
明月是永恒的,而人生却是短暂的。苏轼知道,自己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他并不因此而悲伤,因为他知道,明月会一直都在那里,见证着人世间的沧海桑田。
4. 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当时明月在”,这句词还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思念。
苏轼在词中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朋友们能够长命百岁,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在中秋之夜共赏明月。
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苏轼在中秋之夜思念朋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而明月是永恒的,它能够将千里之外的朋友们联系在一起,让他们的思念得以寄托。
结语
“当时明月在”这两句词,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也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这两句词,既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还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1651.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