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思君不见,展卷寄相思 —— 思君不见下渝州赏析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2日 阅读:133 评论:0

   一、缘起

思君不见,展卷寄相思 —— 思君不见下渝州赏析

  1. 渝州相遇,一见倾心

  思君不见,下渝州,词牌名,又名《思君不见》。此词取意于《诗经·小雅·采薇》中“东有甫草,采薇采薇,薇亦柔止,亦柔止”之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恋人思念之情。

  2. 诗人简介

  该词作者为宋代诗人秦观。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婉约派代表词人之一。

   二、全文赏析

  1. 原文

  思君不见,下渝州。

  故园无此声,画屏空皱眉。

  惟有春风,时送江南信。

  惊起却情愁。

  望尽天涯路,不归去。

  细草梦中游,碧纱窗下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恨无穷,极千秋。

  2. 注释

  (1)下渝州:词牌名。

  (2)画屏空皱眉:画屏,屏风上绘有美人。美人思君不见,空自皱眉。

  (3)惟有春风,时送江南信:只有春风,时时从江南送来消息。

  (4)望尽天涯路,不归去:望尽了天涯的路,却不想回去。

  (5)细草梦中游:在梦中漫步在细草丛中。

  (6)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恰似一江春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3. 译文

  我想念你,却又见不到你,只得下渝州。

  故乡没有这样的声音,画屏上的美人也空自皱眉。

  只有春风,时常从江南送来你的消息。

  惊起却情愁。

  我望尽了天涯的路,却不想回去。

  在梦中漫步在细草丛中,在碧纱窗下发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恨意无穷无尽,绵延千秋。

   三、创作背景

  该词创作于秦观被贬谪到渝州(今重庆市)期间。秦观因反对蔡京、童贯等权臣而被贬谪。在渝州,秦观思念故乡和亲人,创作了大量感伤离别之情的词作。

   四、艺术特色

  1. 语言清丽,感情真挚。

  该词语言清丽流畅,感情真挚深沉。秦观通过对美人思君不见的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 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该词意境优美,耐人寻味。秦观通过对春风、细草、碧纱窗等意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感伤离别的气氛。

  3.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

  该词中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如“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形象地比喻了恨意无穷无尽。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39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