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穿越千古的思念与祝福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2日 阅读:50 评论:0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穿越千古的思念与祝福

   ①、中秋诗篇:思念与团圆的交织

  中秋佳节,是一个充满思念与团圆的日子。在这一天,亲人团聚,共赏明月,共享天伦之乐。而对于那些身在异乡的人来说,中秋节则成了一个倍加思念的日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正是这样一首表达思念与团圆之情的诗。它出自宋代词人苏轼之手,创作于中秋之夜。此时,诗人身处黄州,与亲人远隔千里,只能借着月光来寄托思念之情。

   ②、诗歌赏析:细腻的情感表达

  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语言简洁明快,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

  第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诗人对家人最真挚的祝福。他希望家人能够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一轮明月。

  第二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写出了诗人对月光的无限感慨。他问明月什么时候才出现,又问它是否知道自己的思念。

  第三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达了诗人对天宫的无限遐想。他想象着天宫中的神仙是否也在赏月

  第四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写出了诗人对天宫的向往之情,但又担心自己无法承受那里的寒冷。

   ③、流传千古的经典之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语言清新优美,感情真挚细腻,是宋词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也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之情。

  这首诗自问世以来,就广受人们的喜爱,并被历代文人墨客争相传诵。它也被多次改编成歌曲,成为中秋节的经典曲目。

   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诗歌艺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是苏轼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它语言简洁优美,感情真挚细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情感真挚细腻: 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和渴望团圆之情,表达得非常真挚细腻,感人肺腑。

   运用比兴手法:诗人用明月来比喻亲人,用赏月来比喻团圆,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运用排比句式:诗人运用排比句式,使诗歌的节奏更加明快,气势更加磅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诗,是苏轼诗歌艺术的巅峰之作,它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70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