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口技通假字,诗词鉴赏新视角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2日 阅读:67 评论:0

   1. 通假字与诗词

口技通假字,诗词鉴赏新视角

  通假字,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假借别的字来代替本字使用,以通其义。通假字在诗词中很常见,了解通假字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理解诗词的意境。

   2. 口技通假字的类型

  口技通假字,是指诗词中借用口技来描述事物的通假字,这种通假字用法十分有趣,使诗词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

   3. 口技通假字的例子

  (1)唐·李白《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的“难”通“阑”,即“难于上青天”是说蜀道高峻崎岖,连上天都难。

  (2)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的“淘”通“涛”,即“浪涛尽”,描述了大江汹涌澎湃的气势。

  (3)唐·杜甫《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通“噍”,即“花噍泪”,形容诗人因时局动荡,泪水沾湿了花朵,进而花朵也为之感伤。

  (4)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中的“切”通“窃”,即“小弦窃窃”,比喻小弦弹奏的声音如窃窃私语,细腻婉转。

   4. 口技通假字的鉴赏

  (1)唐·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通“长”,即“秋池长”,描述了巴山夜雨连绵不绝,秋池水位高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2)唐·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回”通“归”,即“鸟飞归”,描述了鸟儿在夕阳西下时归巢的情景,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

  (3)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中的“中”通“盅”,即“盅中”,比喻炭翁在山中伐薪烧炭,过着贫寒的生活。

  (4)唐·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中的“还”通“到”,即“一日到江陵”,描述了李白从白帝城出发,顺流而下,一日之内便抵达江陵的快速行程。

   5. 结语

  诗词中使用口技通假字,是诗人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增加诗词的感染力。了解口技通假字的用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意境,鉴赏诗词的艺术价值。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272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