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林子方,字德孺,号竹溪,晚号竹溪渔隐,泉州晋江人,南宋著名诗人。南宋端平二年(1235),43岁时任临安府教授,后官至朝请大夫、知绍兴府等职。
二、背景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林子方离开临安返回故乡时,诗人钱塘送别他的诗。这首诗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秋所作。
三、原文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四、译文
在云淡风轻接近中午的时候,
走在花前柳畔渡过面前的川流。
现在的人们不了解我内心的快乐,
以为我像少年一样偷闲游玩。
五、赏析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共二十八字。前两句写送别时的自然景物,后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
首句“云淡风轻近午天”,写初秋时节的天空明净高远,微风习习,十分晴爽宜人。次句“傍花随柳过前川”,写诗人与友人一边赏花观柳,一边渡过面前的河流。这一句与首句相照应,进一步点明送别的地点是在净慈寺外,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三句“时人不识余心乐”,写诗人内心的快乐。诗人与友人相别,本应悲伤,但诗人却能以旷达豁达的心态面对,因为他知道,友人的离开只是暂时的,他们还会再见面的。第四句“将谓偷闲学少年”,写诗人对世俗的看法。诗人认为,世俗的人们不了解他内心的快乐,以为他像少年一样偷闲游玩。但他并不在意世俗的看法,因为他知道,自己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清幽淡远,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六、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理宗端平二年秋,当时林子方离开临安返回故乡,诗人钱塘送别他。林子方与钱塘是好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吟诗作赋,探讨学问。林子方的离开,让钱塘感到十分不舍。于是,钱塘写下这首诗,来表达对林子方的思念之情。
七、诗歌特点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感情真挚深厚,意境清幽淡远,展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但它却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这首诗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诗歌意境优美。这首诗的意境清幽淡远,给人一种宁静平和的感觉。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哲理,但它却能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共鸣。这主要得益于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真挚抒发。
2. 诗歌语言朴素自然。这首诗的语言朴素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深奥的哲理。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这种朴素自然的语言,让诗歌显得更加真挚感人。
3. 诗歌节奏明快流畅。这首诗的节奏明快流畅,读起来朗朗上口。这主要得益于诗人对诗歌韵律的巧妙运用。诗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平仄相间的字词,使诗歌的节奏更加和谐优美。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327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2025-11-27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