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唐诗里的最美风景:丞相祠堂何处寻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3日 阅读:62 评论:0

   一、诗词欣赏

唐诗里的最美风景:丞相祠堂何处寻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缤纷,对月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甫《蜀相》

   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由秦州赴阆州途中,途经成都时写的。杜甫对刘备和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充满崇敬,在蜀汉旧地成都游历时,自然会对丞相祠堂心驰神往。

   三、艺术特色

  这首诗语言平实,感情真挚,形象鲜明,意境深远,是杜甫七律中的名篇,也被认为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歌之一。

   四、赏析

  1. 诗的开篇两句写丞相祠堂的所在和环境: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诗人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丞相祠堂比作一棵苍翠挺拔的柏树,生长在锦官城外的郊野中。柏树是长寿的象征,暗示着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将流芳千古。

  2. 诗的第三、四句写祠堂周围的景物:映阶碧草自缤纷,对月黄鹂空好音。这两句诗写出祠堂周围的景物十分优美,碧绿的青草映衬着台阶,黄鹂鸟在月光下欢快地歌唱。诗人用景物描写来烘托出丞相祠堂的庄严肃穆,也暗示着诸葛亮是一位文韬武略、治国安邦的贤臣。

  3. 诗的第五、六句写诸葛亮的功绩和品德: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赞美诸葛亮胸怀天下,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三顾茅庐,诸葛亮终于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两朝开济,诸葛亮先辅佐刘备,后辅佐刘禅,为蜀汉政权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4. 诗的第七、八句写诸葛亮的死和对他的怀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写出诸葛亮为北伐中原,统一中国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无限崇敬和怀念。

   五、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丞相祠堂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英雄惜英雄的感慨。诗中对诸葛亮的赞美十分真诚,也十分客观,充分反映了诸葛亮在后世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328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