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雪花飘飘,银装素裹,下雪天,最是浪漫唯美,也是文人最爱吟咏的景象之一。历朝历代,无数诗人墨客,都曾留下过传世经典,或赞美雪景,或感怀人生,或寄托情思,无不流露出对雪的喜爱之情。
一、赏雪诗词
1. 唐·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人李白在静谧的夜晚,望着窗外的明月,突然产生了一种错觉,以为是地上的霜雪。他抬头仰望明月,又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传达出一种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之情,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孤寂与忧愁。
2. 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面对明月有感而发创作的。词中以一系列的设问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宇宙时空的思考,对人生无常的慨叹,以及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词的结尾,苏轼写下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名句,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团圆的祝福。
3. 明·王世贞《咏雪》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首诗是王世贞在雪中所作。诗中,诗人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诗句,描绘了一幅漫天飞雪的景象。诗的最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前途的自信,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乐观。
4. 清·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风雪大,山口仍未见,困倚危栏听雪声。
诗人纳兰性德在《长相思·山一程》这首诗中,写出了他旅途中遇到风雪的场景。诗中,“山一程,水一程”写出了旅途的艰辛,“夜深风雪大,山口仍未见”写出了风雪之夜的寒冷和艰难,“困倚危栏听雪声”写出了诗人面对风雪的感慨。这首诗情景交融,感情真挚,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寂和思念之情。
二、感怀人生
1.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呼童烹鸡口唤。
暖光照我茅草稀,茅葺不完风又起。
断蓬飘散空自急,始知茅屋难为秋。
寇贼包围,夫妻别离。
易水萧萧西风冷,满腹忧思安能说。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茅屋被秋风吹破后创作的。诗中,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茅屋被风吹破的惨状,以及自己无家可归的悲惨境遇。诗的最后,杜甫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名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国家的担忧。
2.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首诗是文天祥在崖山海战中被俘后,押往元大都途中创作的。诗中,诗人用“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等比喻,表达了国家破亡、个人命运坎坷的悲愤和感伤。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诗人视死如归、忠贞不屈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3. 明·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是于谦在瓦氏之变后,被奸人诬陷下狱后创作的。诗中,诗人以石灰为喻,抒发了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426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5-10-19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5-05-04im
2025-04-28im
2025-05-04im
2025-04-28im
2025-04-28im
2025-05-05im
2025-02-16im
2025-01-17im
2025-05-04im
2025-05-0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