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燕然山铭:汉朝大将军窦融的凯旋丰碑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4日 阅读:61 评论:0

   1. 封燕然山铭的由来

封燕然山铭:汉朝大将军窦融的凯旋丰碑

  封燕然山铭,又称《封燕然铭》,是东汉大将军窦融于永平二十一年(公元78年)在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所立的纪功碑铭。

   2. 铭文内容简介

  封燕然山铭全文共96字,分为四段。第一段记述窦融率军出击北匈奴的经过;第二段记述窦融凯旋而归,并封燕然山为“封狼居胥”;第三段记述窦融对汉朝的忠心,以及他以身殉国的决心;第四段记述窦融功绩的彪炳史册。整篇铭文气势恢宏,文采斐然。

   3. 封燕然山铭的历史意义

  封燕然山铭是东汉前期重要历史事件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记述了窦融率军出击北匈奴的经过,反映了东汉王朝对北匈奴的政策和战争情况,为研究东汉初年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封燕然山铭也是一篇杰出的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铭文语言简洁有力,气势恢宏,富有感染力。它不仅是一份历史文献,更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传世之作。

   4. 封燕然山铭的艺术价值

  封燕然山铭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语言简洁有力,气势恢宏。铭文采用四言体,文字简练,用语凝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单于稽首,称藩请和”,“封狼居胥,禅于姑衍”,寥寥数语,就将窦融凯旋而归的盛况描绘得淋漓尽致。

  二是结构严谨,章法分明。铭文分为四段,每一段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内容上紧密相连,环环相扣,使整篇铭文浑然一体。

  三是意境深远,耐人寻味。铭文通过对窦融功绩的记述,抒发了作者对窦融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汉朝的忠诚之情。它既是一篇纪功碑铭,也是一篇抒情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5. 封燕然山铭的影响

  封燕然山铭问世后,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仅被视为窦融功绩的见证,也成为东汉王朝威力的象征。后来,唐朝的李白、杜甫等诗人也都曾到燕然山凭吊,并写诗赞颂窦融的功绩。

  封燕然山铭不仅对当时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成为后世许多诗人、作家和历史学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并对后世的史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4443.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