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劝学原文:
1、权谓士匡曰:“吾以不学,无以鉴古今,是以日就衰也。卿既多学,宜益吾不足,辅吾之短。自卿之来,未见其益,何也?”
2、匡曰:“臣学不足以补圣主之惑,术不足以备圣主之缺,以此不敢妄谈。今臣既说《六经》,圣主颇好《诗》,然犹未察其意。”
3、权曰:“卿既能察其不察,可略以大义喻我。”
4、匡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虽风雅颂之别,皆出自然,非从人事。”
5、权曰:“善。然则君臣父子之义,亦自然出?”
6、匡曰:“非也。礼之所由起也,义之所由生也,皆出于人事。圣人观其自然,制礼作乐,君臣父子之义定焉。”
7、权曰:“礼之所由起,义之所由生,善可得闻乎?”
8、匡曰:“昔三代有圣人者,以大道御天下,各因其时为治。三皇用德,五帝则谊,夏、商用礼,周人用乐。”
9、权曰:“至周而尽乎?”
10、匡曰:“礼至焉,非尽也。至秦而丧,至汉衰,至魏而阙。”
11、权曰:“卿所论,将欲何谓?”
12、匡曰:“礼之所由起,莫先于人事。今君忧国,臣忧君,是人事也。臣以为圣主当学三代之道,明义达礼,以治其国,以严其朝。”
二、劝学翻译:
1、孙权对士匡说:“我因为不读书学习,无法以史为鉴,因此每天都在衰败。您学问渊博,应该弥补我的不足,帮助我的短处。自从您来了以后,我没有看到您的帮助,这是为什么呢?”
2、士匡说:“我的学识不足以弥补圣主您的困惑,我的谋略不足以弥补圣主您的缺失,因此我不敢胡乱评论。现在我既然说到了《六经》,圣主您比较喜欢《诗经》,但是仍然没有明白它的意思。”
3、孙权说:“既然你能看出我没有看出的东西,可以简单地用大义来开导我。”
4、士匡说:“《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虽然有风、雅、颂的区别,但都是出于自然,不是出于人事。”
5、孙权说:“好。那么君臣父子之义,也是自然而然的吗?”
6、士匡说:“不是的。礼仪的产生,义的产生,都是出于人事。圣人观察自然,制定礼乐,君臣父子之义才由此而确立。”
7、孙权说:“礼仪的产生,义的产生,可以详细告诉我吗?”
8、士匡说:“上古三代有圣人,用大道治理天下,各因其时而为政。三皇用德治天下,五帝则用谊治天下,夏、商用礼治天下,周人用乐治天下。”
9、孙权说:“到了周代,就结束了么?”
10、士匡说:“礼仪到周代已经很完善了,但还没有尽善尽美。到了秦代就衰落了,到了汉代就衰微了,到了魏代就阙失了。”
11、孙权说:“您所说的这些,想要说明什么?”
12、士匡说:“礼仪的产生,没有什么先于人事。现在君主忧虑国家,臣子忧虑君主,这就是人事。我认为圣主应该学习三代之道,明白义理,通晓礼节,以此来治理国家,严明朝政。”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497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5-10-16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