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日色已尽花含烟:品味古诗中的暮色之美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阅读:82 评论:0

   一、诗人眼中的暮色:

日色已尽花含烟:品味古诗中的暮色之美

  1、夕阳西下断肠人:

  在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暮秋独游曲》中,他用“夕阳西下断肠人”这一句诗,将暮色与羁旅之情融为一体,夕阳西沉,天色渐暗,孤独的旅人倍感凄凉与惆怅。

  2、风急天高猿啸哀:

  宋代诗人岑参在《逢入京使》中写道:“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句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风声呼啸,天空高远,猿猴悲鸣,江边沙洲洁白,归鸟飞回巢穴。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同样是宋代诗人王安石,他在《泊船瓜洲》中写道:“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中的野旷、天低、江清、月近,勾勒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暮色图景。

   二、暮色中的意境:

  1、孤寂与落寞:

  在暮色中,人们往往容易产生孤寂与落寞之感。正如唐代诗人杜甫在《旅夜书怀》中所说:“晚风吹枯草,寒雨打窗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首诗中的晚风、枯草、寒雨、窗声,无不营造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

  2、凄美与哀愁:

  暮色,有时也与凄美与哀愁相关联。唐代诗人李白在《长相思》中写道:“暮雨潇潇江上村,柳色新烟夹岸云”。这首诗中的暮雨、潇潇、江上村、柳色、新烟、夹岸云,都流露出一种凄美与哀愁之情。

  3、壮阔与雄浑:

  暮色,也有壮阔与雄浑的一面。宋代诗人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首诗中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都展现了暮色的壮阔与雄浑之美。

   三、暮色中的哲思:

  1、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

  暮色,让人联想到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所说:“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这首诗中的残阳、瑟瑟、红、露、真珠、弓,都隐喻了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哲理。

  2、人生苦短与及时行乐:

  暮色,也让人感悟到人生苦短与及时行乐的道理。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在《将进酒》中所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首诗中的得意、尽欢、金樽、对月,都表达了诗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626.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