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诗歌与人生

僦居:诗词中的一抹客居情怀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阅读:50 评论:0

   僦居:古诗词中的客居诗

僦居:诗词中的一抹客居情怀

  僦居,又称借居、赁居,指暂时居住在别人家或租房而居。在古代,僦居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其是对于那些外出求学、游历或做官的人来说。诗词中,关于僦居的诗篇也不胜枚举,这些诗篇往往表达了客居者内心的孤寂、思乡之情。

   僦居诗的代表作

  1. 岑参《僦居淮阴县舍》

  淮阴县舍一丈方,开门相对两河塘。

  逆风如雪草木腥,日照如金璧光强。

  渡江三月生新愁,入眼汉月空乡。

  垂头自惜八行泪,不著红妆不离床。

  这首诗是岑参在淮阴县舍借居时所作。诗中,岑参描绘了县舍简陋破败的环境,表达了客居其中的孤寂和愁绪。诗人以“逆风如雪草木腥,日照如金璧光强”两句,生动地写出了淮阴县舍的荒凉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而“渡江三月生新愁,入眼汉月空乡”两句,则直抒了诗人思乡之情。最后两句“垂头自惜八行泪,不著红妆不离床”,更是将诗人的悲伤之情推向了极致。

  2.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是李白在月下独酌时所作。诗中,李白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两句,塑造了一个孤独的月下独酌者形象。诗人以一壶酒、一轮明月、一个身影为伴,在月下尽情地吟唱、舞蹈。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但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

  3. 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期间所作。诗中,杜甫描绘了春日的景象,表达了对战乱的悲愤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人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交代了诗歌的背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则直抒了诗人的愤懑和悲痛。最后两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是将诗人的愁绪推向了极致。

   僦居诗的共通主题

  以上三首诗,都是脍炙人口的僦居诗。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僦居诗的共通主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孤独寂寞:僦居者远离家乡,身边没有亲人朋友,难免会感到孤独寂寞。在诗中,这种孤独寂寞之情往往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来表达。

  2. 思乡怀亲:僦居者在外漂泊,难免会思念家乡和亲人。在诗中,这种思乡怀亲之情往往通过对家乡景物的回忆和对亲人的问候来表达。

  3. 对命运的感伤:僦居者往往是仕途失意、人生不如意之人。在诗中,他们往往通过对身世遭遇的诉说和对人生命运的慨叹来表达对命运的感伤。

   结语

  僦居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一个重要的题材。这些诗篇不仅记录了古代文人墨客的客居生活,也表达了他们内心的真实情感。从这些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墨客的孤独寂寞、思乡怀亲和对命运的感伤。这些情感是共通的,也是永恒的。

标签: 诗歌与人生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787.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