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奴十年读书好,不读书也枉为奴。”这是明代思想家吕坤在其《为学申言》中所说,其实从古至今都有人用诗词记录自己曾为奴隶的经历,琵琶行、忆江南、鱼我所欲也等经典诗篇,让人们看到了为奴的辛酸。
为奴是指一种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现象,是失去自由地成为其他人的财产和役使,只有在主人授权或其授权的他人指示下可以行事,且既未偿还债务,也不享有出属主人之外的土地、房屋和任何财物所有权的人。为奴的身份大多出自战败的部落、国家或遭受背叛,被卖往他国作为劳工,成为贫穷的青年或家庭为消灭负债或赚钱而追求生计的合法手段。
为奴这种境遇并非人人经历,但震惊人心的为奴诗篇和故事,足以让人感受到弱势群体生活的苦难。诸如宋人陆游的《示儿》、唐人杜甫的《三吏》、南宋辛弃疾的《贺新郎·壮志凌云》等经典诗篇,还有大佬今夜何其狂,江州司马青衫湿,智多星、格萨尔王等传奇历史人物故事,都揭示了为奴的艰辛。
闲卧读书声价值,何须浪费膏油财?且就平生有道义,谁能识尽夫妻恩。
这是宋人陆游在《示儿》中所说。一个原本自由的文人,因计谋失利被俘为奴,失去了自由。但他在读书中依然寻得了快乐和自由,从而成为“不读书也枉为奴”的典型案例。
“东冈已经没我身,非梦吾前宝剑鸣。尚藏死士断精魂,少林相逢一笑倾。”
这是“智多星”胡斐在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向段誉讲述其曾做过奴隶时的故事。在一次考验中,胡斐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地位,从而获得了自由。
除了这些著名的诗篇和故事,其实还有更多的为奴经历没有流传下来。为奴无论是在物质和精神上都遭受到巨大的贫瘠和摧残。饥饿、疾病、残暴、与家人分离等种种的不幸降临,让他们度过漫长的黑夜。
尽管为奴装束固定、行动难以自主,但他们也不是彻底的被动,有的为奴者会寻找机会逃跑,在逃亡中找到一定的自由空间;有的为奴者甚至进行不同形式的反抗。
其中最激进的方式无疑是起义。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名气的起义领袖众多,如项羽、刘邦、岳飞等人,全都通过战斗赢得了自由。在现代社会发展得更快的情况下,中国法制建设已经比较完善了,且奴隶制度早已被废除,因此人们要通过大声疾呼、维权等方式,对抗所处的社会或家庭环境,争取自由。
有些人一辈子都没机会逃脱主人的控制,直到老去还在做奴隶。但也有些人积极反抗,最后赢得了自由。这样的结局才是能够给人带来盼望的结局。由俘获归来的鱼市女子蝶舞花,最后还能回到江南儿女怀抱;国破王死,将军自杀,剩下的战士却获得了自由的空间。
正如唐人杜甫所说:“百年身似浮云变,不用期图只守年,二十三年世业在,不知今日是何年。”一生中虽需经历风雨,但懂得向前看,追寻自己想要的自由和权利,这才是无愧于为奴岁月的最佳结果。
为奴的体验非常的辛苦,正因如此,大家才会追求自由和权利。无论你何时从峥嵘岁月中解脱,都是值得追求的一件盼望事情。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8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5-10-1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2023-05-25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