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诗词解读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阅读:74 评论:0

   1. 诗词原文与作者简介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诗词解读

   1.1 诗词原文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岂知非故乡,此地亦凄凉。

  ——唐代·刘皂《渡荆门送别》

   1.2 作者简介

  刘皂,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河南开封人。开元末年应进士举,中第。仕途坎坷,终身未仕。诗风清丽深婉,多写羁旅、伤别、怀古之情。与李白、王维、孟浩然等诗人交往甚密,并与岑参、王维齐名,时称“大历十才子”。

   2. 诗词赏析

   2.1 首联:离别伤感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这两句诗写出诗人即将与友人分别,明天就要越过高山,从此天各一方,音信难通,世事沧桑变化,难以预料。诗人用“隔山岳”和“两茫茫”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描绘出离别时那种凄凉、无助和迷茫的心情。

   2.2 颔联:思乡之情

  “岂知非故乡,此地亦凄凉。”这两句诗写出诗人离开故乡,来到异乡,虽然身处异地,但思乡之情却更加浓烈。诗人用“非故乡”和“亦凄凉”这两个词语,对比出故乡和异乡的差异,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乡的凄凉之感。

   2.3 颈联、尾联:伤情怀古

  “寒连江夜,入吴平楚秋。”这两句诗写出诗人冒着寒冷的秋雨,连夜渡过长江,进入吴地和楚地。诗人用“寒雨连江夜”和“入吴平楚秋”这两个词语,描写出旅途的艰辛和凄凉。

   3. 诗词意境与思想感情

  《渡荆门送别》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思乡、旅途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和对旅途的艰辛之情。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飘零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友人的深厚感情。

  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描绘出离别、思乡、旅途的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诗中还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4. 诗词评价与影响

  《渡荆门送别》是刘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好评。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人都对这首诗赞不绝口。

  这首诗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如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都受这首诗的启发,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离别诗。这首诗也成为后世诗歌选本中的必选篇目,对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5. 总结

  《渡荆门送别》是唐代诗人刘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唐诗中的名篇之一。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生动的形象,优美的语言,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旅途的艰辛之情。这首诗在艺术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为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597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