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拱辰:一位被埋没的诗词大家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05日 阅读:57 评论:0

  1. 早年生涯

王拱辰:一位被埋没的诗词大家

  王拱辰,字德甫,号秋碧、浑然,清朝诗人、学者。生于嘉庆八年(1803年),卒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江苏长洲(今苏州市)人。

  王拱辰出身诗书之家,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喜诗文。弱冠之年,便以诗名闻乡里。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式进士,钦点探花。

  2. 仕途坎坷

  王拱辰仕途并不顺遂。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王拱辰避难于乡里。咸丰五年(1855年),太平军攻占苏州,王拱辰再度避难。咸丰十年(1860年),清军攻克苏州,王拱辰始得还乡。同治十三年(1874年),王拱辰病逝于苏州,享年七十二岁。

  3. 诗歌创作

  王拱辰一生著述颇丰,有《秋碧轩诗集》、《浑然诗集》、《浑然文草》、《问道堂文集》等。其中,《秋碧轩诗集》是他最具代表性的诗集。

  王拱辰的诗歌创作,深受清初诗人王士祯的影响。他的诗歌风格清丽淡雅,意境超然。其诗多写山水风光、花鸟草木,以清新的笔调,描绘出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盎然生机。

  王拱辰的诗歌创作,也体现出他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他的诗歌中,经常引用典故、化用诗词,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4. 学术成就

  王拱辰不仅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学者。他对经史子集、诗词曲赋,都有深入的研究。著有《诗法原流》、《文史随笔》、《论语考义》、《春秋大义》等学术著作。

  王拱辰的学术著作,博采众长,论述精辟,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诗法原流》一书,尤为著名。该书对诗歌创作的规律和技巧,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是研究诗歌创作的必读书之一。

  5. 历史评价

  王拱辰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和学者,在清代诗坛和学术界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由于他的诗歌风格清淡平和,不迎合时好,因此他的诗歌创作并没有得到当时文坛的主流认可。直到近代,他的诗歌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

  如今,王拱辰的诗歌创作和学术成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肯定。他的诗歌入选《全清诗》、《清诗别裁》等大型诗歌总集。他的学术著作,也得到人们的广泛阅读和研究。

  王拱辰是一位被埋没的诗词大家,他的诗歌创作和学术成就,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评价。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258.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