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小孤山大孤山带你领略诗词的魅力
傍晚时分我来到小孤山,四周寂静无人,只有鸟雀和蝉鸣。我沿着山路慢慢地往上走,每走一步,都觉得身心舒畅。
当我走到山顶时,只见夕阳西下,天边染上了火红的颜色。我环顾四周,只见大孤山雄伟壮观,小孤山秀丽妩媚,让我感到心旷神怡。
我不禁吟诵起苏轼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小孤山前有小孤,大孤山下有孤。小孤山上飘云,大孤山下接波。小孤大孤山水异,总是孤中之孤。
历史的沧桑变幻,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都在这首诗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我独自登上小孤山,只见四周群山环绕,绿树葱葱,鸟语花香。我放眼远眺,只见大孤山巍然耸立,彷彿一位威严的领袖。
我不禁吟诵起辛弃疾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小孤山大孤山,孤山孤水孤云。孤山无路通,孤水无桥渡,孤云无处存。
这首诗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小孤山大孤山的美景,也表达出了诗人孤独的心情。
我漫步在小孤山和大孤山之间,只见山清水秀,令人心旷神怡。我不禁吟诵起陆游的《过小孤山大孤山》:“小孤山大孤山,孤山孤水孤岩。孤山无路可通,孤水无桥可渡,孤岩无处攀登。
陆游的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小孤山和大孤山的险峻,也表达出了诗人孤傲的个性。
来时舟次清溪浦,孤山秀绝笼翠雾。
草碧浪绿滩平软,人行烟际疏禽舞。
杖底一泓澄彻泉,雪芽因得开芳旬。
已该占断烟溪色,却让孤山为主宾。
云移沧海西南 Corner,又见小孤凭沙渚。
小孤山下踞潮水,大似眉黛人云聚。
小孤山下有孤山,山小偏能容此山。
渺茫远隔十八里,独驾秋空无伴天。
欲趋西郭凤皇塔,水路相兼两山间。
为爱西湖六桥月,不辞百里访遥天。
小孤山前有大孤,大孤山下有孤。
小孤山上飘云孤,大孤山下接波孤。
小孤大孤山水异,总是孤中之孤。
最爱小孤风月好,为何人世厌孤多。
满湖风静自欣然,两山如黛彩云间。
一坐山限湘水远,千叠山光湘水宽。
南有桑田接湖口,北无城郭拥山湾。
莫教今日添牛角,孤坐山头几个还。
小孤山大孤山,孤山孤水孤云。
孤山无路通,孤水无桥渡,孤云无处存。
名如君者自昔多,独立空山处士波。
悟何聊复临桃洞,祇恐春阴不与过。
坐久湖山俱谓我,醉来身心已非吾。
风疾山湿归未得,还觅羲皇旧神墟。
孤山孤水孤云峰,冷翠凝青秋水澄。
香泛蟹螯禽下叫,人随渔火宿栖林。
早来野色沾衫湿,晚趁孤山泻水深。
重入白莲池上路,千山月冷在西岑。
小孤山大孤山,孤山孤水孤岩。
孤山无路可通,孤水无桥可渡,孤岩无处攀登。
处士有逢语合者,浮迹只拟辟秦人。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苏轼、辛弃疾、陆游等诗人吟咏过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小孤山和大孤山为背景,描绘了诗人游览两座孤山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孤山独秀的赞美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全诗共三首,每首四句,每句五言。第一首为苏轼所作,第二首为辛弃疾所作,第三首为陆游所作。三首诗各有特色,都表现出了诗人独特的风格和思想。
苏轼的诗以轻松、幽默的笔调描绘了小孤山和大孤山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辛弃疾的诗以苍劲、有力的语言描绘了小孤山和大孤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赞美和对奸佞小人的鄙视。陆游的诗以深沉、忧郁的笔调描绘了小孤山和大孤山的清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理想破灭的悲哀。
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一首具有很强艺术感染力的诗作,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小孤山和大孤山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667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5-10-21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