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鉴赏|月夜忆舍弟——杜甫的相思诗

作者:im 时间:2024年03月17日 阅读:46 评论:0

   关键字:杜甫,月夜忆舍弟,唐诗鉴赏

唐诗鉴赏|月夜忆舍弟——杜甫的相思诗

   一、诗歌原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何时停战鼓,何时塞上行?

  若为泣血人,教作断肠声。

  剑外传消息,家在江南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诗歌赏析

  1. 起句抒情,引出主题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起句以秋露和明月为喻,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异乡,在秋夜中看到皎洁的月亮,不禁想起家乡的亲人。他知道,此时此刻,故乡的月色一定更加明亮。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也为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

  2. 承句叙事,表达离愁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承句叙述了诗人与弟弟的分离,以及他对弟弟的思念之情。诗人身处乱世,与亲人离散,不知弟弟身在何处,生死未卜。这种思念,是断肠的,是刻骨铭心的。

  3. 转句寄情,抒发忧愤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转句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忧愤之情。诗人与弟弟通信困难,一方面是因为战争阻隔,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身处乱世,颠沛流离。这种阻隔,使得诗人与弟弟的思念更加强烈,也使得他的忧愤之情更加深重。

  4. 合句展望,寄托希望

  “何时停战鼓,何时塞上行?” 合句展望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以及他对与弟弟团聚的期待。诗人希望战争早日结束,能够回到塞上,与弟弟团聚。这种渴望,是强烈的,是热切的。

  5. 颈联深情,感人肺腑

  “若为泣血人,教作断肠声。” 颈联写出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诗人说,如果有人能够为他的思念而泣血,那么他的断肠之声就会更加凄婉动人。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之深,也写出了诗人对战争的痛恨之切。

  6. 尾联报信,思乡情切

  “剑外传消息,家在江南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报信,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从剑外传来的消息中得知,他的家在江南的程县。他收到家书,就像收到了万金之宝一般珍贵。诗人的白发因思念而搔得更短,已经快要插不进发簪了。这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深,也写出了诗人对亲人的牵挂之情。

   三、结语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月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对战争的忧愤之情,对和平的渴望之情,以及对弟弟的深情。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感情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标签: 当代艺术散文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7822.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