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琵琶行简介

琵琶行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年)。这首诗以生动细腻的笔触,讲述了琵琶女坎坷悲凉的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和对封建社会的批判。
2、琵琶行原文及翻译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浔阳江边,夜里送别友人,秋风萧瑟,枫叶荻花瑟瑟飘落。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船内船外,宾主话别,举杯欲饮却无管弦伴奏。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醉酒不得尽兴而又要分别,分别时刻,茫茫的江水中映着月亮。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忽然听到江面上传来琵琶声,主人忘记了归程,客人也停止了启程。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随着声音暗中询问弹琵琶的是谁,琵琶声停止了,回答迟迟没有听到。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移船靠近邀请琵琶女相见,添酒重燃灯火,重新摆设宴席。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千呼万唤,琵琶女才姗姗而出,低着头,犹抱琵琶遮住半张脸。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拨动琴弦三两下,曲调还未成形,就已经蕴含着深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琵琶声时而低沉时而高昂,仿佛在倾诉她生平不得志的遭遇。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琵琶女低着头熟练地拨动琴弦,把心中无限的悲伤都弹奏了出来。
轻拢慢撚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一会儿轻拢慢撚,一会儿抹复挑,先是《霓裳羽衣曲》,接着是《六么》曲。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弦的声音嘈嘈然如急雨,小弦的声音切切然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嘈嘈切切的琴声交错弹奏,仿佛大珠小珠落入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琵琶声时而像黄莺在花丛中婉转歌唱,时而又像幽咽的泉水在冰下艰难流淌。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冰泉寒冷涩滞,琴弦凝结断绝,凝结断绝琴声暂时停止。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琵琶女别有一番幽愁暗恨涌上心头,此时无声胜过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银瓶突然破裂,水浆迸裂而出;铁骑突然冲出,刀枪声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曲终收拨,琵琶女在琴弦上用指甲划了一下,四根琴弦发出一声撕裂帛帛般的声音。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东船西舫一片寂静,唯见江心秋月皎洁。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琵琶女沉思了一会儿,放开拨子插在琴弦中,整理好衣裳,敛容站起身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琵琶女自言自语道:我本来是京城女子,家住虾蟆陵下。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十三岁就学成琵琶,在教坊中名列第一。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曲子弹完曾经让善才心服口服,妆容打扮常常引起秋娘的嫉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长安城中的豪门子弟争相追求我,为我扔下的红头巾不计其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金银头饰银篦击节时碎裂,红色的罗裙沾染了酒污。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今年欢乐,明年又欢笑,就这样在秋月春风中消磨时光。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弟弟参军远走,姑妈去世,时光流逝,容颜依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门前冷落,鞍马稀少,老大年纪嫁给了一位商人。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丈夫重利轻别离,前个月去了浮梁买茶。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
我来到江口看守空船,船周围明月皎洁,江水寒冷。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夜深人静,忽然梦见少年时的往事,梦中啼哭,妆泪沾污了栏杆。
琵琶女,蔡邕女,昔为昭阳宫人,擅琵琶。作《琵琶行》诗,极尽哀怨悲凉之意。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00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5-10-27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3-09-11im
2023-08-06im
2023-05-25im
2025-05-02im
2023-05-28im
2025-04-18im
2025-04-17im
2023-05-25im
2025-04-17im
2025-05-02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