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释义】

1. 却:却住,停止前进。
2. 巴山:位于四川省东部,是长江与嘉陵江的分水岭。
3. 夜雨:夜晚下的雨。
【诗词鉴赏】
1. 诗句出处:
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2. 诗句释义:
君问归期未有期:你问归期,但实际上还没有确定的归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巴山上的夜雨使秋天的池水上涨。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什么时候才能和你一起剪西窗的烛光,谈论巴山夜雨的情景。
3. 诗句赏析:
起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点明了诗人目前正处于羁旅在外,归期未定的状态。
颔联“巴山夜雨涨秋池”和“何当共剪西窗烛”两句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前一句写巴山夜雨的景色,衬托出诗人羁旅在外的孤独心情;后一句写与友人团聚时的美好愿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
颈联“却话巴山夜雨时”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既是诗人对友人诉说的衷肠,也是对友谊的赞美。诗人通过对巴山夜雨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
【诗词意境】
《夜雨寄北》是一首抒发羁旅情感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巴山夜雨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渴望。诗歌语言清丽流畅,意境优美深远,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名作。
【诗词评价】
《夜雨寄北》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也是李商隐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诗歌的第一句“君问归期未有期”点出了诗人当前的处境——羁旅在外,归期未定。这一句看似简单,却饱含着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的第二句“巴山夜雨涨秋池”以巴山夜雨的景色衬托出诗人羁旅在外的孤独心情。秋天的池水本就清冷,再加上夜雨的侵袭,更是显得凄凉无比。这一句诗,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刻画得淋漓尽致。
诗歌的第三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写与友人团聚时的美好愿景。西窗烛光,本是家人团聚的象征。诗人以“共剪西窗烛”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热切期盼。
诗歌的第四句“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巴山夜雨的回忆,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思念。这一句诗,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
《夜雨寄北》是一首经典的唐诗,它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和真挚的情感赢得了历代读者的喜爱。这首诗是李商隐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瑰宝。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8040.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5-10-2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2024-03-02im
2025-01-15im
2024-01-08im
2024-03-03im
2024-03-01im
2025-05-05im
2024-02-26im
2024-02-10im
2024-02-27im
2024-02-10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