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千百年的历史和审美情趣。透过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古人的思想与情感,触摸历史的痕迹,感悟生命的真谛。《谷口春残黄鸟稀》正是这样一首诗,它勾勒出春天的最后一道风景,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时令轮回的思考。
1. 原诗赏析
```
谷口春残黄鸟稀,霜露沾裳草露滋。
一夕西风吹梦醒,寒蝉凄切对长堤。
```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萧瑟景象。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谷口处残留的春色也渐渐凋零,黄鸟也变得稀少。霜露打湿了衣裳,草上也沾染了露珠,这些细节烘托出一种寒凉的氛围。一夕西风吹过,仿佛吹醒了诗人的梦,梦醒之后,诗人听到寒蝉凄切的鸣叫,心情愈发凄凉,独自面对着长堤,感受着时光流逝的无奈。
2. 诗歌意境
《谷口春残黄鸟稀》是一首典型的晚春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并通过诗人的主观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感伤与萧瑟的意境中。
春末,万物凋零,正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之时。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的黄鸟、霜露、西风、寒蝉等意象,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感伤的意境。
3. 作者生平
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得仁。刘得仁,字元饶,河中宝鼎人。唐朝大中八年(854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侍御史等职。刘得仁的诗歌以写景为主,以清丽、幽雅的风格著称。
4. 艺术特色
《谷口春残黄鸟稀》一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通过对谷口、黄鸟、霜露、西风、寒蝉等意象的细致描写,将春末时节的萧瑟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丰富的感情抒发: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对春天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对生命的思考等,都通过诗句的字里行间汩汩流出。
诗歌语言精炼:诗中每一句诗都极为精炼,准确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所要描写的意象,没有一句废话。
5. 结语
《谷口春残黄鸟稀》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它通过对春末时节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细腻的景物描写、丰富的感情抒发、 精炼的诗歌语言,共同营造出一种感伤、凄凉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1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5-11-05im
2024-03-03im
2024-01-24im
2023-05-29im
2023-06-04im
2023-06-16im
2023-10-07im
2023-06-20im
2023-10-07im
2023-06-19im
2023-06-14im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