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民间传说

谷口春残黄鸟稀:触摸春的遗迹,感受诗的意境

作者:im 时间:2024年04月08日 阅读:71 评论:0

   前言

谷口春残黄鸟稀:触摸春的遗迹,感受诗的意境

  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了千百年的历史和审美情趣。透过诗词,我们可以领略古人的思想与情感,触摸历史的痕迹,感悟生命的真谛。《谷口春残黄鸟稀》正是这样一首诗,它勾勒出春天的最后一道风景,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与时令轮回的思考。

   1. 原诗赏析

  ```

  谷口春残黄鸟稀,霜露沾裳草露滋。

  一夕西风吹梦醒,寒蝉凄切对长堤。

  ```

  这首诗描绘了春末时节的萧瑟景象。春天的气息逐渐消退,谷口处残留的春色也渐渐凋零,黄鸟也变得稀少。霜露打湿了衣裳,草上也沾染了露珠,这些细节烘托出一种寒凉的氛围。一夕西风吹过,仿佛吹醒了诗人的梦,梦醒之后,诗人听到寒蝉凄切的鸣叫,心情愈发凄凉,独自面对着长堤,感受着时光流逝的无奈。

   2. 诗歌意境

  《谷口春残黄鸟稀》是一首典型的晚春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时节的景象,并通过诗人的主观情感,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感伤与萧瑟的意境中。

  春末,万物凋零,正是诗人感慨时光流逝、生命无常之时。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的黄鸟、霜露、西风、寒蝉等意象,都寄托着诗人的情感,共同营造出一种凄凉、感伤的意境。

   3. 作者生平

  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刘得仁。刘得仁,字元饶,河中宝鼎人。唐朝大中八年(854年)进士,曾任监察御史、侍御史等职。刘得仁的诗歌以写景为主,以清丽、幽雅的风格著称。

   4. 艺术特色

  《谷口春残黄鸟稀》一诗,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色:

   细腻的景物描写:诗人通过对谷口、黄鸟、霜露、西风、寒蝉等意象的细致描写,将春末时节的萧瑟景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丰富的感情抒发:诗人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强烈的个人情感,对春天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对生命的思考等,都通过诗句的字里行间汩汩流出。

   诗歌语言精炼:诗中每一句诗都极为精炼,准确传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所要描写的意象,没有一句废话。

   5. 结语

  《谷口春残黄鸟稀》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古诗,它通过对春末时节的景物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细腻的景物描写、丰富的感情抒发、 精炼的诗歌语言,共同营造出一种感伤、凄凉的意境,令人回味无穷。

标签: 民间传说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12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