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与解读

作者:im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阅读:84 评论:0

  一、前言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赏析与解读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公元759年被贬华州司功参军时,写给侄孙杜湘的一首诗。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侄孙的勉励和期望,以及自己身处困境时慷慨悲壮的豪情。

  二、诗歌原文

  1. 一从忠州去,十年不自由。

  2.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愚!

  3. 岂为饥与寒?

  4. 孰令致此辜?

  5. 君看一毛发,霜雪老皮肤。

  6. 鬓毛垂两耳,故人入我庐。

  7. 我饥汝亦饥,我病汝亦忧。

  8. 共尧陶兴尽,携李白乘舟。

  9. 今我不乐,诗句亦不多。

  10. 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源。

  11. 不须入他门,苦心读六经。

  三、诗歌赏析

  1. 阐述身世之悲苦

  “一从忠州去,十年不自由”写出诗人被贬十年来的悲惨生活。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因避难而颠沛流离,辗转各地,饱尝了世态炎凉和人情冷暖。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愚!”写出诗人受辱受压的窘迫处境。他被贬华州后,官小权微,连下人也敢对他发怒。他的妻子也因生计艰难而整日啼哭。

  2. 抒发愤慨之情怀

  “岂为饥与寒?孰令致此辜?”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命运的愤慨和质问。他认为,自己之所以沦落到如此境地,并不是因为贫困或寒冷,而是因为朝廷的腐败和奸臣的迫害。

  “君看一毛发,霜雪老皮肤。鬓毛垂两耳,故人入我庐。”写出诗人悲惨的外表和精神状态。十年贬谪生活,使他头发斑白,皮肤粗糙,鬓毛垂至耳旁。他的故人来探望他时,看到他的样子,无不为之叹息。

  3. 寄托期望之深情

  “我饥汝亦饥,我病汝亦忧。共尧陶兴尽,携李白乘舟。”表现了诗人对侄孙杜湘深厚的感情和殷切的期望。他将侄孙视为自己的知己,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诗歌事业,成为一代诗坛大家。

  “今我不乐,诗句亦不多。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源。不须入他门,苦心读六经。”这是诗人对侄孙杜湘的谆谆教诲。他勉励侄孙要努力学习诗歌,从六经中汲取营养,不要盲目模仿他人。

  四、结语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是杜甫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坎坷的贬谪生涯,也表达了他对侄孙的深情厚谊和殷切期望。诗中慷慨悲壮的豪情和语重心长的教诲,至今仍为人传诵。

标签: 当代小说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224.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