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尽寒枝不肯栖:写尽梅骨风流

作者:im 时间:2024年04月07日 阅读:76 评论:0

   一、题目解析

拣尽寒枝不肯栖:写尽梅骨风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出自苏轼《卜算子·咏梅》,是苏轼在饱经忧患时,面对盛开在萧瑟冬天的梅花,所产生的一种景仰和歌咏之情。

   二、诗文赏析

  “拣尽寒枝不肯栖”一句,从字面意思上看,是在说梅花傲然挺立在寒冬腊月,即使枝头已经光秃秃的,它也不愿低就,不肯安身在寂寞的沙洲之中。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它不仅是对梅花的高洁品格的赞美,也是对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人们的赞扬。

  “寂寞沙洲冷”一句,则是在描绘梅花所处的环境。沙洲,原本是河中或湖中的一块陆地,但到了冬天,河水结冰,沙洲便变得荒凉孤寂。梅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会感到寂寞和寒冷。然而,它却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坚强地绽放出自己的美丽。这是一种令人钦佩的品质,也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三、作者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歌风格豪放,一扫当时诗坛的靡靡之风,为宋诗开辟了新的境界。他的词作清新豪迈,语言通俗生动,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他的散文汪洋恣肆,气势磅礴,被称为“苏文”,与欧阳修的“欧文”齐名。苏轼的书法遒劲豪放,自成一格,被誉为“苏书”。他的绘画也很有特色,擅长墨竹。

   四、诗词的影响

  《卜算子·咏梅》一词,是苏轼众多名作中的一首经典之作。这首词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许多诗人词人都曾借用或化用这首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例如,南宋诗人陆游在其《卜算子·咏梅》一词中,就写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在清朝,诗人纳兰性德在其《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也有“寂寞沙洲冷”的意境

   五、总结

  苏轼的《卜算子·咏梅》一词,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佳作。这首词不仅对梅花的高洁品格进行了赞美,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人们的赞扬。词句清新豪迈,语言通俗生动,对后世诗词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标签: 当代文学艺术

本文地址: https://www.shuiwy.com/a/79355.html

文章来源:im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相关推荐
  • 最新动态
  • 热点阅读
  • 随机阅读
站点信息集合

网站首页 · 写春天的诗句 · 形容深爱的诗句 · 谜梦诗句 · 佳节 · 诗歌与人生 ·

本站转载作品版权归原作者及来源网站所有,原创内容作品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内容转载、商业用途等均须联系原作者并注明来源。

Powered By Zblog-php 京ICP备13025055号 站长统计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联系V:1310111777